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優化布局/粵建產業集群 東西兩翼對接灣區

時間:2022-06-14 04:25:17來源:大公报

  圖:消費者在廣東汕頭一家玩具文旅產業園參觀。\新華社

  廣東正通過產業發展,幫助東西兩翼對接珠三角、融入大灣區。13日,廣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系列新聞發布會——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專場在廣州舉行。「一核一帶一區」是廣東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布局。廣東根據省內各區域基礎條件、資源稟賦和比較優勢,將全省劃分為珠三角核心區、沿海經濟帶、北部生態發展區3個功能區。目前廣東省財政已安排21億元(人民幣,下同)專項資金、省自然資源廳預安排萬餘畝用地指標,支持大型產業集聚區基礎設施建設。\大公報記者 盧靜怡廣州報道

  區域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一直是困擾廣東發展的突出問題。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黨組成員、副主任,省大灣區辦常務副主任朱偉表示,目前廣東區域發展差距已經有效縮小,沿海經濟帶東西兩翼和北部生態發展區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從16844元增加到27191元,增長了61%。

  去年粵工業園產值超6萬億

  工業園區是產業發展的重要載體。廣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吳紅表示,廣東正在規劃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整合資源打造新增長極。她表示,目前廣東全省以發展工業為主的省級以上工業園區共161個,2021年實現規上工業產值超6萬億元,約佔全省的四成。其中「一核」園區71個,「一帶」東西兩翼園區50個,「一區」園區40個。「(廣東將)有機整合現有園區和新開發區域,高起點規劃、高標準建設大型產業集聚區,引進大項目、培育大產業、打造大集群。」

  談及目前「一核一帶一區」不同產業的發展,朱偉介紹,珠三角核心區創新驅動、示範帶動態勢正在凸顯,有力支撐廣東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5年穩居全國首位。他表示,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正在得到破解,廣東在人工智能、超高清視頻等領域培育形成一批新興產業集群。

  廣東拓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正是位於「一核」珠三角核心區的一家智能裝備企業。拓斯達項目運營部經理梁振鋒告訴記者,企業這五年單體營業收入從7.64億元增加到2021年的23.73億元。「隨着廣東各項促進企業發展的政策出台,我們作為工業製造智能化企業,見證了大批工廠從人工、自動化再到智能化的發展變化。」珠三角核心區高端產業不斷向外輻射,而拓斯達也在規劃建設拓斯達智能設備總部基地。

  發展現代農業 保障「菜籃子」

  至於「一帶」沿海經濟帶,創造佔廣東全省八成的經濟總量,產生佔全省九成的進出口總額。朱偉表示,「十三五」期間660多個投資超10億元產業項目密集落地,巴斯夫等超百億美元項目成功落戶。北部生態發展區方面,其生態產業體系加快構建,現代農業、生態旅遊、文化旅遊等產業蓬勃發展,對接大灣區的「米袋子」「菜籃子」「果盤子」「水缸子」正在加快形成。

  朱偉表示,未來廣東將推進珠三角核心區打造更具輻射力的改革發展主引擎;二是突出陸海統籌、港產聯動,強化沿海經濟帶基礎設施建設和臨港產業布局,打造更具承載力的產業發展主戰場。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