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西藏墨脫不丹松高76.8米,成為中國大陸已知最高的樹。/網絡圖片
【大公報訊】據人民日報報道:近日,西藏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和北京大學牽頭的科研團隊合作,在墨脫縣境內的背崩鄉格林村記錄到了一棵高達76.8米的不丹松,刷新了此前位於雲南高黎貢山的72米禿杉樹王的紀錄,是目前中國大陸已知的最高的一棵樹,成為名副其實的新「樹王」。在此次調查中,研究團隊在背崩鄉格林村共發現8棵高度在70米以上的巨樹,高度從70.2米到76.8米,是目前中國大陸經過精準測量發現的巨樹分布最多的區域。
2022年4月,受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的委託,北京大學呂植和郭慶華課題組與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山水自然保護中心以及北京數字綠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組成了聯合調查隊,對墨脫境內的不丹松進行調查。聯合調查隊採用無人機激光雷達系統進行大範圍測繪,發現11棵潛在高於70米的巨樹。隨後調查團隊攜帶背包激光雷達進入森林腹地,對11棵巨樹進行精細測繪。
多種方法測量 數據精準
經過為期10天的實地考察、數據採集與處理工作,最終發現了高達76.8米的不丹松巨樹,該發現刷新了目前中國大陸最高樹的紀錄。研究團隊獲取了最高樹的精細三維點雲數據,並採用無人機獲取照片拼接成巨樹等身照。除此之外,測量團隊還採用無人機懸吊測繩以及捲尺測量等方法,進行了高度和胸徑驗證,記錄了詳細的數據。
在調查中,研究團隊在背崩鄉格林村共發現8棵高度在70米以上的巨樹,高度從70.2米到76.8米,是目前中國大陸經過精準測量發現的巨樹分布最多的區域,充分體現雅魯藏布大峽谷區域森林生態系統的原真性。
取名「辛達布」意為「神樹」
研究團隊建議將位於墨脫縣格林村經準確測量的這棵最高不丹松大樹取名為「辛達布」,本地門巴族語意為「神樹」。不丹松是一種僅分布於東喜馬拉雅地區的狹域分布樹種,其主要分布範圍為海拔1400米-2500米的山地雨林與亞熱帶氣候區,這一地帶具有優良的水熱條件,生物多樣性極其豐富。據西子江生態保育中心負責人李成介紹,在「辛達布」樹身上,發現了節莖石仙桃、耳唇蘭、眼斑貝母蘭、匍莖捲瓣蘭、墨脫越橘、小尖葉越橘、中型樹蘿蔔等多種附生保護植物與墨脫特有植物,進一步證實了「辛達布」所在的墨脫及雅魯藏布江大峽谷區域具有極高保護價值與文化意義,取名也寓意原始森林對生物多樣性保護的重要性。
墨脫縣林業和草原局局長格桑巴珠表示:「下一步,林草部門將和研究團隊充分合作,希望通過進一步數據採集與科學分析,探究最高樹以及其他墨脫巨樹的形成條件與生長機理,為巨樹以及雅魯藏布大峽谷森林生態系統的長期保護提供科學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