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3日公布的一份全球調查報告顯示,中國正成為歐美青年科學家海外發展的「首選地」。圖為今年4月在在深圳舉行中國國際人才交流大會上,求職人員與企業招聘人員交流。/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澎湃新聞報道:6月3日,在2021浦江創新論壇上發布的一份國際調查報告顯示,2012-2020年,選擇海外發展的歐洲青年科學家有60%選擇了中國;而從北美流向亞太地區的青年科學家中,有近三分之一來到中國。中國正成為歐美青年科學家海外發展的「首選地」,以北京、上海、深圳為代表的中國城市正加速成為「青科」成長的「理想之城」,為他們提供大量獨立研究機會。該報告主要負責人表示,這與中國近年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並持續加大投入密切相關。
這份名為《2021「理想之城」——全球青年科學家調查》的報告由上海市科學學研究所與全球學術出版機構施普林格.自然集團(Springer Nature)共同發布。調查統計分析了兩萬多篇全球青年科學家科研論文,對上千名全球一線青年科學家開展問卷調查,深入研究全球青年科學家的流動趨勢、成長規律和發展需求。
港「青科」學術貢獻排第五
全球青年科學家論文統計分析結果顯示,以總影響因子為依據,2012-2020年,全球20座科技創新中心城市青年科學家人均學術貢獻,排名前三的城市依次是西雅圖、新加坡和柏林。而中國城市的排名最高的是香港(第5位),北京、上海和深圳分別排名第8、12和14位。
而當僅統計2018-2020年時,上海青年科學家人均學術貢獻排名20座城市的第8位。北京、深圳也表現出相似的發展特徵,特別是深圳年輕科學家人均學術貢獻已進入前三名,成長率排名20座城市首位。這顯示了近年來中國城市越來越成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發展的良好平台。
調查還顯示,2012-2020年,青年科學家在中國城市與歐洲城市之間的相對流動較為頻繁和密集。中歐互為對方青年科學家流入的主要來源和流出的主要去向。其中,選擇海外發展的歐洲青年科學家有60%選擇了中國;而從北美流向亞太地區的青年科學家中,有近三分之一來到中國。穩定的科研經費支持、高水平科研機構平台、獨立承擔開展研究項目的機會,是全球青年科學家的共同嚮往,也是上述報告受訪者公認的對其職業發展最重要的影響因素。
受調查青年科學家普遍認為,中國青年科學家更加重視所在的高水平科研平台,北美青年科學家更加重視獨立主持研究的機會,而歐洲青年科學家更加重視穩定的經費支持。
該報告主要負責人之一、上海市科學研究所王雪瑩博士受訪表示,雖然該報告並未追蹤數據趨勢背後的原因,但中國城市青年科學家的發展提速,顯然與中國近年來對科技創新的重視並持續加大投入密切相關。
全球受調查的青年科學家中,超過半數人當前對未來職業發展方向已有明確計劃。其中64.46%選擇在大學和科研機構從事研究、教學工作,19.92%選擇投身與產業發展相結合的技術研發,6.63%選擇參與科技創業或創業投資,4.11%選擇從事科技管理、服務方面工作。
中國創新指數躋身全球15大
與其他國家青年科學家相比,來自中國城市的青年科學家更加傾向參與科技創業,其中上海青年科學家顯示出最強的創業積極性,選擇參與科技創業和投資的人數比例達到了17.07%,相當於每6人中就有一人把創業作為事業發展方向。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6月3日發布的《國家創新指數報告2020》顯示,中國國家創新指數綜合排名世界第14位,比上年提升1位,是唯一進入前15位的發展中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