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戴東報道: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昨日(21日)公布最新調查結果,指本港有約40%的6至8歲兒童出現近視,除了遺傳,環境因素如近距離用眼活動(閱讀、寫作和使用電子屏幕等)都是重要成因。協會估計現時6至8歲學童日後或出現逾13291宗深近視,並有機會引致4647宗病理性近視性黃斑病變個案,促請當局「超前部署」。衞生署同日表示,一直透過轄下母嬰健康院和學生健康服務中心為全港兒童持續提供免費的檢查服務,以及早識別有視力問題的學生,為他們適時提供意見和介入服務,保障他們視力健康。
香港執業眼科視光師協會於去年到小學為710名學童進行視力篩查,發現未有佩戴眼鏡學童視力檢測不合格比率為20%。香港兒童眼睛健康政策建議工作小組成員譚秉鈿表示,上述學童是因未有參加衞生署學童保健的視力測試,而導致錯失及識別視力問題的機會。他亦指部分因家長未能意識到學童保健視力不合格的意義,導致沒有及時帶子女作進一步評估或跟進,造成子女近視。
衞生署昨日表示,母嬰健康院為四至五歲學前兒童提供免費的「學前兒童視力普查」服務,有需要時會轉介他們到眼科專科醫生作進一步的視力評估及治療,保障兒童的視力及視覺發展。針對小學學童,學生健康服務包括視力測試,不論學童有沒有佩戴眼鏡,亦會獲安排每年接受篩查服務,未能通過視力測試的學生,會獲轉介到衞生署轄下健康評估服務的視光師作進一步視力評估。
在2023/24學年,全港近八成的小學生接受免費周年健康檢查服務,其中近20%(逾五萬人)未能通過初步視力測試、其他眼睛或視力問題,需要接受視光師進一步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