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琴將探索與澳門攜手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包括進口葯品、境外醫師、先進醫療技術等。(方俊明 攝
大公網4月3日訊(記者 方俊明)《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提到「推進珠海橫琴粵港澳深度合作示範」。橫琴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3日對記者透露,目前正探索建設粵澳特別合作區,面向澳門實行一攬子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新,包括爭取先行先試醫療政策。為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發展,橫琴新出台「16條」扶持措施,包括搭建公共服務平台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一次性設備購置補貼、引進的醫師團隊最高可獲500萬元專項扶持等。
與澳門大學、科技大學展開合作
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背景下,橫琴將進一步推進與港澳的深度合作。橫琴新區管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希望經過中央批准,全國人大和國務院授權,面向澳門實行一攬子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新,在探索建設粵澳特別合作區方面盡快破題。通過探索優化拓展「分線管理」政策,爭取先行先試醫療政策,建立共謀共建共治共享的產業協同發展新機制等,讓雙方從項目合作延伸到全面合作。
其中,橫琴與澳門將致力於在科技創新產業突破,橫琴將積極主動配合澳門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據透露,目前橫琴已和澳門大學合作共建產業示範基地,接下來還將與澳門科技大學等高校展開合作,實現科技成果轉化。
專項資金補助支持 便捷配套服務
橫琴正探索建設粵澳特別合作區,爭取面向澳門實行一攬子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創新。(方俊明 攝
同時,橫琴還將探索與澳門攜手發展醫療健康產業,加速推動進口葯品、境外醫師、先進醫療技術、國際醫院等高端資源在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等集聚。為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葯科技產業園發展,橫琴新實施16條專項扶持措施。
根據專項措施,粵澳中醫葯科技產業園開發有限公司(下稱產業園開發公司)搭建開放使用的公共服務平台,為園區企業提供研發服務,最高可以獲得不超過1000萬元的一次性設備購置補貼。橫琴引進社會資本,以商業化模式在產業園設立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平台,為入園企業提供公共實驗設備、前期研發支持、中試放大和工藝優化、小批量生產等服務;同時對使用產業園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平台的園區企業,可給予最高50%的實際使用平台費用補貼,單個企業不超過200萬元。
產業園開發公司及其全資下屬公司引進的經國家主管部門認定的國醫大師團隊、省級以上主管部門認定的名中醫團隊,符合條件的,分別可申請最高500萬元和200萬元的專項扶持。產業園大健康項目引進的符合條件的專業技術人才,可申請每人每月600元,最長不超過24個月的租房和生活補貼。
橫琴支持粵澳合作中醫葯園發展部分措施:
一,搭建公共服務平台企業最高可獲1000萬元的一次性設備購置補貼;
二,引進的醫師團隊最高可獲500萬元專項扶持;
三,大健康專業技術人才可申請600元/月/人生活住房補貼、給予區屬公辦學校學位指標;
四,為入園企業提供公共實驗設備、前期研發支持、中試放大和工藝優化、小批量生產等服務;
五,給予最高50%的實際使用產業園醫葯研發合同外包服務平台費用補貼,單個企業不超過2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