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7月4日讯(记者 吴千)“刘丽小动物救助站”在黑龙江哈尔滨郊区一个村落的角落里,这里收容了千余只遭遗弃、残疾、重病和从屠夫手中救下的狗。12年来,刘丽救助过逾万只狗,与这些遭遇苦难的“毛孩子”吃住在一起,并举债供养,为它们救治并寻找领养家庭。刘丽“妈妈”的爱成了“毛孩子”身心栖息的港湾。
“我非常喜欢狗,我救助的第一只狗是只残疾狗,在宠物医院的手术台上,它看着我不停地流眼泪,那一刻深深地打动了我,那时我想如果没有人帮助它,那它的结果可能非常凄惨。从那以后,我就开始救助流浪狗,一干就是12年。”
今年48岁的刘丽,身高1.5米,体重不足80斤,裸露在外的皮肤满是被狗咬抓的伤痕和大面积的湿斑。“为了给这些毛孩子吃饭、治病,我生意不做了,房子也卖了,家人特别不理解,父母阻止我,丈夫离开了我,我有家难回,这些年遭了很多罪。但我就是发自内心地想帮助它们,自己有一口吃的,也想分给它们,而它们的贴心懂事也令我更加不舍得放弃它们。”
“这些毛孩子就是我的命”
记者看到,刘丽小动物救助站是一排砖瓦房,生活所必需的设施都十分简陋,远处被铁栅栏隔离的身患重病的“毛孩子”不时发出痛苦的呻吟声。
“这些‘孩子’非常渴望被人关爱,人类的关怀能够给它们带来求生的意志和活下去的勇气。”刘丽说,“最难的就是给它们治病,这些年欠了宠物医院很多药钱。”安抚着怀中因为烂了尾巴而不停哀嚎的小狗,刘丽难掩心疼地潸然泪下。
在救助站做了5年志愿者的墨菲告诉记者,刘丽每日为它们的口粮和医药费奔波,“尽管非常困难,但刘丽姐曾说过:‘这些‘毛孩子’就是我的命,再辛苦也不会放弃’。”
“它们被领养我心里很欣慰”
一些外籍志愿者加入到救助小动物的队伍
多年来,刘丽的事迹感动了无数人。在社会爱心人士的帮扶和援助下,很多流浪狗找到了自己的归宿。在采访中,记者偶遇前来为救助站送狗粮和药物的训犬师郭财,“我是在网上看到刘丽姐的事迹,很受感动,除了时常带来一些狗粮和药品,我们打算帮助这里的狗进行训练,让它们变得更乖巧可爱,让它们更容易被成功领养。”
“今年一些外籍志愿者也加入到救助小动物的队伍中来,他们从救助站认领并救治了很多老弱病残的狗,而且跟国外联系了领养家庭。”刘丽说,看到曾经那么可怜的小家伙在大洋彼岸找到幸福,她心里非常欣慰,替它们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