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二○一八年三月七日中歐班列「長安號」駛出西安新築車站/中新社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隨着「一帶一路」倡議深入人心,開行5年的中歐班列「長安號」發生了不少變化,折射出中國與沿線國家的商貿交往漸入佳境。日前西安海關透露,一季度「長安號」國際貨運班列貨運量共計7.9萬噸,同比增長5.6倍,超過2017年全年總量,發展迅猛。
據中國鐵路總公司網站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15日,中歐班列累計開行7891列,運行時效明顯提升,進入高品質發展階段,有力促進了中國對外開放和「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2018年一季度「長安號」共開行班列數182列,出口貨運量5.1萬噸,同比增長4.4倍;進口貨運量2.8萬噸,同比增長9.9倍。
原陝西省檢驗檢疫局局長徐華良介紹,從「長安號」運行情況觀察,中歐班列今年以來呈現三個顯著變化,一是開行數量和貨物運量增長較快;二是回程班列貨運量增長明顯,雙向均衡運輸逐步成為常態;三是信息化和保障配套進一步完善,運行時效提高。
中歐班列同時實現了「國貨送出去,洋貨拉進來」的雙向均衡運輸態勢。如今在西安的市場上,不僅有來自中亞和歐洲各國的葡萄酒,愛吃麵的陝西人還吃上了中亞地區筋道的小麥粉做的麵條,車厘子等進口水果更是比前些年的價格下降不少。
西北大學絲綢之路研究院院長盧山冰表示,「『長安號』載貨清單的變化,表明中國和沿線國家在『一帶一路』貿易往來中,逐步找到了國內和中亞、歐洲市場的需求和供給,這會讓『一帶一路』國際商貿對接更為有效,並形成良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