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河北臨西縣一名農民在秋收時節的田地採收辣椒 資料圖片
【大公報訊】據新華社報道:中央農村工作會議28日在北京召開。這次會議將總結2017年中國農業和農村工作,研究部署2018年及今後一個時期的農業和農村工作,對中共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進行全面部署。
2017年,中國糧食總產量達61791萬噸,成為歷史上的第二個高產年;主要農產品供應充足,農產品品質穩定提高;農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貧困人口快速減少。穩中向好的農業農村形勢,為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全局提供了基礎支撐。
但同時,中國最大的發展不平衡仍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發展不充分仍是農村發展不充分。農業發展品質效益和競爭力不高,農民增收後勁不足,農村自我發展能力較弱,城鄉差距依然較大。
供給側改革仍是工作核心
此前召開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科學制定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農業政策從增產導向轉向提質導向,糧食收儲制度改革要讓收儲價格更好反映市場供求等。
另據記者譚笑北京報道: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將貫徹中共十九大提出的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指導思想,探討關於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加強農村地區扶貧工作的問題。同時,明年農村土地制度改革將進入收尾階段,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也將繼續擴圍。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研究員黨國英在接受大公報採訪時指出,明年農業供給側改革仍會是農業工作的核心內容,並繼續提高中國農業的競爭力。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方面,他認為,必須將城鄉融合作為根本前提,推動城鎮化,進一步發揮城市對於鄉村的示範引領作用,並繼續提高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的專業化水平。
扶貧工作、特別是深度貧困地區扶貧攻堅將會成為明年農村工作重點。黨國英指出,目前各省正面臨着貧困線標準的差異化問題,由於一些經濟較發達的地區將貧困線標準定得較高,與經濟欠發達省份的標準相差較大,給各省脫貧工作人為製造了一定難度。他認為,扶貧工作應繼續保持實事求是的原則,反對提高扶貧標準,在適度脫貧標準的基礎上,完成扶貧攻堅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