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知道,在吃這件事上,東北人不但會大塊吃肉大鍋燉煮,也有細膩心思,藏在小巧別致的「絕活」裏。比如人人耳熟能詳的松子玉米,看着文靜溫潤,吃起來甘甜入心,就好像黑土地給你蓋的一床被子,碩大糧倉對子孫後代的祝福和包容。
這道菜從名字到樣貌,全都不遮遮掩掩。松子玉米,一樣是五百多年前跨洋而來的農作物,後來變成人們飯碗中的「主力軍」;一樣是長白山深處的「隱藏高手」,密密麻麻的紅松、黑松整齊排列,風一吹,松塔像下雪一般叮叮噹噹掉下來。所以東北的孩子,從小就對這兩樣食材爛熟於心,等它們放到一起,一個甜潤一個香脆,一個精緻一個樸實,怎麼看都「兩情相悅」,相得益彰。
不過它在東北菜中的地位,確實獨特。畢竟這裏人向來以豪爽、不拘一格著稱,端上桌的都是酸菜粉條、小雞燉蘑菇,日常便是聲勢浩大、熱血沸騰。可松子玉米不同,它好比是一枚「文藝青年」,淡妝素抹,不疾不徐,一招一式都心裏有數。而做這道菜,看上去簡單,其實很有講究。首選要用新鮮嫩玉米,顆粒飽滿,汁水豐盈,一掰開就能聞到淡淡的清香,千萬不能用黏玉米或老玉米。玉米粒焯水去掉生澀,松子則要提前炒製,中火爆香,等恰到好處散發出堅果的香氣,就對了。最後兩者在熱油裏相遇,倒入青豆、紅蘿蔔丁,翻炒均勻,調味後正式登場。這道菜我從小就愛吃,那時還不懂用繁雜的語言形容,只知道玉米粒爆漿的快感跟松子的酥脆疊加,簡直是雙重滿足,挖一勺戳一下心窩子,根本無暇顧及其他。現在人在海外,能吃的家鄉菜有限,更懷念那一口,如夏日陽光鋪在舌尖,如大山和黑土,這邊心裏一動,那邊就有了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