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全球首條光伏高速路濟南通車

時間:2017-12-29 03:16:43來源:大公網

  圖:世界首條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試驗段28日在山東濟南通車 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攝

  世界首條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試驗段28日在濟南正式通車,該試驗段滿足高速公路的設計標準和通行條件,所用的透光混凝土行車感覺與一般瀝青路面相同,大小車輛均可通行,目前該公路已與充電樁相連,實現併網發電。現時的光伏公路可吸收太陽能發電,未來將進一步探索電動汽車邊跑邊充電、自行融化路面積雪等技術。

  大公報記者丁春麗濟南報道

  28日下午,隨着齊魯交通發展集團(以下簡稱「齊魯交通」)董事長徐春福宣布「世界首條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試驗段建成通車」,一行車輛撞開紅綢緩緩駛過光伏路面。整個試驗段位於G2001濟南市繞城高速公路南線,光伏路面鋪設長度1080米,鋪設主行車道和應急車道,光伏路面鋪設淨總面積為5875平方米。

  安全性能高於瀝青路面

  路面看上去像由一塊塊「玻璃」拼接而成,記者親身測試了一下,用手摸了摸地面並且用腳使勁踩了踩,行走在上面比混凝土瀝青地面更具摩擦力。一位開車路過的中巴車司機表示,感覺路面和平常高速一樣,剎車距離和正常路面相同。

  「光伏路面的設計壽命、力學參數、路用性能各項指標均高於現有瀝青混凝土路面。」據徐春福介紹,該項目由齊魯交通與同濟大學、光實能源三方聯合開展產學研用深入合作,自2016年12月啟動,重點對光伏路面技術深化和工程應用進行產業化研究,成功將道路交通功能、發電功能集成於新型光伏路面,採用了「透光混凝土+光伏發電組件+絕緣防護」的三層結構,其各項指標均高於現有瀝青混凝土路面。

  目前,光伏路面的抗滑安全、平整度等涉及行車安全的指標全部滿足國家標準。並且其表面粗糙,不會形成鏡面反射,更不會危及駕駛安全。

  長約1公里 年發電100萬度

  通車儀式現場有一塊黑色的顯示屏,屏幕上顯示該路面28日已發電1199.6度,累計發電5735.5度。該路面發電功率目前可達120-140瓦/平米,目前已實現為高速公路路燈、電子情報板、融雪劑自動噴淋設施、隧道及收費站提供電力供應,餘電上網。

  據光實能源首席科學家、同濟大學教授張宏超介紹,該光伏路面分布式併網發電裝機容量峰值功率817.2千瓦,採用全額上網模式併網發電,預計年發電量約100萬度。

  該路段已經實現發電及併入國家電網,光伏路面發電的經濟效益非常可觀。以山東省為例,該省已通車高速公路5700公里,緊急停車帶和外側行車道總面積為6696萬平方米,鋪設路面光伏設備後年發電量156億度,發電效益152億元人民幣。

  成本較高 規模生產可降低

  張宏超說,即將實施的功能試驗還包括電加熱除冰除雪、電動汽車靜態無線充電(待國家標準頒布)、動態無線充電(待技術成熟)等。相信在可預見的未來,太陽能電力即發即用、電動汽車邊走邊充電的設想終將實現。徐春福表示,將進一步試驗和探索移動充電、智慧引導、路車聯動、無人駕駛等技術的聯動融合發展。

  雖然光伏路面建設成本比普通高速公路高出不少,但徐春福指出,未來將拓展普通公路、城市道路以及城市廣場等非機動車道路場區的光伏路面產品開發,形成規模化生產能力,實現原材料替代升級,有效降低產品及建造成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