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國又迎來一波元首外交密集上演的高峰期。11月13日,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圓滿結束為期四天的訪華行程;同一天,泰國國王哇集拉隆功又抵達中國進行國事訪問。這些國王雖不直接執政,「國王外交」的頻次遠低於「首相外交」(總理外交),但由於其作為國家元首的崇隆地位以及國際影響力,其出訪的風向標意義更為深遠,是相關外交關係深化升溫的重要體現。
此次兩位國王接踵訪華,創下多項「首次」和「第一」。這是哇集拉隆功登基以來首次訪華,他也成為中泰建交半世紀以來第一位訪華的泰國國王。而費利佩六世此次訪華,亦是他即位以來的首次。
不過,兩位國王都與中國有着深厚的淵源。擔任王儲時,費利佩六世在2000年、2006年、2007年三度訪華,並在2008年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哇集拉隆功則在1987年、1988年、1992年、1998年四次訪華。因此,他們是中西、中泰關係保持長期穩定的見證者、參與者,如今作為國家元首高規格訪華,更將對華友好推上新階段。
習近平主席與費利佩六世會談時,雙方在維護自由貿易規則和國際經貿秩序、應對國際形勢中的不確定性、支持多邊主義、通過對話協商解決爭端等方面,形成高度共識。中、西、泰都是全球化的受益者,但如今也都是單邊主義霸凌的受害者。譬如,西班牙是目前唯一頂住白宮的關稅戰訛詐、拒絕增加軍費的北約國家;美國所謂的「對等關稅」,也對東南亞多國產業秩序造成衝擊。
面對挑戰,中國與泰國、西班牙共同打造產業鏈、供應鏈方面加強合作,漸入佳境。以新能源汽車、鋰電池、光伏產品等「新三樣」為例,已成為中國與泰、西合作的新樣板。泰國作為全球第12大汽車生產國,成為中國新能源車企「走出去」的橋頭堡。泰國十大新能源汽車品牌,中企佔八席。比亞迪汽車在泰國的產品,已遠銷歐洲。寧德時代投資近340億人民幣在西班牙建設在歐洲的第三座電池工廠;奇瑞汽車在西班牙的合資車企,新產品已下線。
10月份中共二十屆四中全會部署穩步擴大制度型開放,維護多邊貿易體制,與世界各國共享機遇、共同發展。「國王外交」正是對中國機遇的高度認同,是對與中國共享發展合作紅利的堅定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