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集水農業受沿線國家歡迎

時間:2017-08-08 03:16:33來源:大公網

  圖:蘭州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實驗室內精密的實驗儀器 大公報實習記者蘇璇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顧婷婷蘭州報道:29日下午,「范長江行動—2017香港傳媒學子甘肅行」採訪團在參觀蘭州大學期間,就甘肅的特色集水農業和「一帶一路」國家的科研項目合作情況,專訪了中國農業生態學領域重要帶頭人之一、蘭大生命科學學院李鳳民教授。

  李教授介紹,早期甘肅貧窮,農業發展差,直到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發展的集水農業才迎來突破。甘肅降水不穩定,農業以不需要灌溉的旱地農業為主,基本辦法就是造梯田和使用化肥。但由於雨水少,高滲溶液對於幼苗很致命,這就需要以水窖和地膜為主的集水農業的幫助。李教授表示:「別看地膜沒高技術含量,只是薄薄一張,但作用很大,不僅能提高地溫、保水、保土,也容易普及,受百姓歡迎。」

  李教授還提到,國家「一帶一路」的倡議有利於蘭大拿到更多項目,也有更充足的資金支持。「尤其是未來可以和很多沿線國家合作,目前就有與肯尼亞和巴基斯坦的合作項目。」以往發達國家對發展中國家的支援多為技術轉移,並不因地制宜,成效有限。「但是甘肅的技術接地氣,因為我們了解老百姓的難處,投入少,又有效,老百姓和政府非常歡迎。」李教授說,「目前跟肯尼亞、巴基斯坦合作之後,當地農業產量提升50%-100%,已從惡性循環轉變為良性循環。」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