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一帶一路」闢平等合作新模式

時間:2017-05-14 03:15:56來源:大公網

  圖:焦明接受採訪/大公報攝

  烏克蘭是最早響應「一帶一路」倡議的國家之一。烏克蘭駐華全權大使焦明.奧列格近日在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化背景下平等合作開闢了新模式,他並期待中國通過這一全球性倡議,為世界和平發展貢獻更多力量。/大公報記者 譚笑

  備受矚目的「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將有29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出席。其中,烏克蘭第一副總理庫比夫將率代表團出席峰會,與中方就「一帶一路」框架內合作問題進行洽談。

  如今,中國企業參建的「一帶一路」項目在世界遍地開花結果,廣受好評。而在該倡議提出之初,外界一度出現非議聲音。但在焦明看來,這項倡議的實施是人類在歷史進程中的自然過程和必然選擇,中國更是率先為全球經濟發展尋找到解決之道。

  推動倡議有兩大安全保障

  「首先我想說的是,如果這項倡議沒有被中國人提出來,也會有別的國家以其他方式提出。可以說,這項倡議提出得非常及時,並且以平等互利的模式聯合了非常多的國家參與其中,因此勢不可擋。」焦明說。

  在焦明看來,在當前全球化的潮流下,國家間的合作正出現利益向大國傾斜的現象。「這就意味着我們需要尋找一個新的方式平等溝通、互利合作。」他認為,參與「一帶一路」的國家非常在意自身的選擇權是否得到尊重,「各個國家都有自己的敏感問題,參與者希望能夠在這個倡議實施中保持自主選擇的權利。如果失去了這一安全感,將會對倡議的推動造成不利影響。」

  焦明表示,早在兩千多年前,中國就是連接東西方文明的起點和坐標。遊牧民族或部落、商人、教徒、外交家、士兵和學術考察者沿着絲綢之路活動,帶動了沿線國家、地區的發展。因此,對於「一帶一路」倡議的實施,他保持樂觀,「如今人類也在同樣的進程中,只不過我們對發展的要求、方式方法,甚至是發展模式,都有了很大變化。」焦明認為,推動「一帶一路」倡議有兩個重要的安全保障,一是鑒往知來,歷史上中國與絲路沿線國家就有着成功的合作經驗;二是與時俱進,配合新形勢下的發展理念和日益先進的科學技術。「『一帶一路』絕不僅僅是中國政府的一項倡議,她將分散的國家聯合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在多方一致的努力下,我相信她絕不會令世人失望。」焦明強調。

  相信本次峰會不虛此行

  對於「一帶一路」峰會的召開,焦明表示,烏克蘭十分期待這一峰會未來可以成為一個推動全球平等對話的新傳統,建議效仿古希臘時期的奧林匹克競賽,讓峰會成為全球擱置爭議、和平相處的一次盛會。焦明期待中國在推進這一構想的實施中貢獻出更多的智慧和能量,「實際上,峰會也是向世界推廣倡議、傳達聲音的一個新平台,她本身就應成為國際間合作的一種傳統。我相信各方都能從這次峰會中不虛此行。」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