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回應港澳委員發言/大公報記者夏微攝
【大公報訊】記者夏微上海報道:16日,上海市政協舉行專題會議就深化自貿區建設進行討論,有港澳委員希望了解更多自貿區的相關政策。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回應稱,滬自貿區註冊企業活躍度極高,但需明確,滬自貿區「是創新高地不是政策窪地」,若自貿區談政策優惠則不可持續也不可複製。
當天,「堅持『大膽闖、大膽試、自主改』,深化自貿試驗區建設和改革系統集成」專題會議在滬舉行,這是自貿區首次單獨被列為上海市政協的專題會議討論內容。
會上,上海市政協常委、香港豪都國際有限公司董事長屠海鳴稱,滬自貿區掛牌三年以來,香港各界對其的關注程度有了顯著變化,港企愈發積極入駐滬自貿區。目前,滬自貿區6290家外資企業中有3056家是港企,如果加上特殊監管區的,一共有5400家。不過,屠海鳴指出,滬自貿區在自由度與開放度上尚未達到最高標準。如自貿區的港口服務水平與通關效率、檢驗檢疫等方面仍需改善。
對於港澳委員的建議,上海市委書記韓正回應指出,滬自貿區成立至今,外資企業佔比已達20%,註冊企業的活躍度極高,正常經營的佔比達86%。韓正稱,滬自貿區不斷深化,最終是要讓市場主題感到它賦予企業的活力,為企業鬆綁,「成本是低的,效率是高的,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評價是要由市場主體講出來的。」
韓正特別提到,在接待外賓時發現「他們把自貿區的政策研究的很透,什麼企業可以進來,什麼資本進來,什麼時候進來,進來後經營什麼……但我們國內的部分企業注意力還在優惠政策上面。」對此,韓正強調,滬自貿區「是創新高地不是政策窪地」,若自貿區的發展集中在政策優惠上,則不是可持續的、可複製的自貿區。此外,上海市政協委員、香港捷豐集團董事總經理姚珩在會上建議,滬自貿區跨境股權雙向投資的試點政策能夠盡快出台。
另據記者了解,滬港澳委員謝湧海提交了一份關於在自貿區建「一帶一路」仲裁平台的提案。謝湧海希望,利用自貿區仲裁機制為「一帶一路」雙邊投資保護協議提供仲裁、為「亞投行」的區域性投資項目提供仲裁、為「絲路基金」的海外投資項目提供仲裁,力爭在國際仲裁規則制定中發出「中國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