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明年將嚴管金融振興實體經濟

時間:2016-12-15 03:16:21來源:大公網

  

  河北玻璃企業在脫硫塔上安裝除塵寰保設備。新華社

  文|大公網評論員馬浩亮

  年終「重磅大戲」中央經濟工作會議14日召開,而稍早前的政治局會議已經確定主要方向框架,定下明年經濟穩中求進的總基調。

  2017年中國有一些影響改革發展進程的重大事件,包括高層換屆的中共十九大,以及建軍90周年、30萬大裁軍基本完成,「穩」的重要性尤為凸顯。十八大以來,由全面深化改革、發展新常態、供給側改革、五大發展理念、L形增長等一系列新思路構建的經濟工作大邏輯,已基本確立。接下來的主要任務是推進落實,逐一拆解難題,推動關鍵領域的漸次破局。除繼續去產能、去庫存、去槓桿等五項任務,明年將打響四大戰役。

  一是農業供給側改革。譬如,與煤炭鋼鐵行業類似,農業領域的過剩、庫存也相當嚴重,整體質量不高,品種比例失調,一方面玉米積壓嚴重,另一方面又有進口大量優質農產品,導致「手中有糧,心中也慌」。觀察人士預料,農業供給側改革將成為明年一號文件的主調。

  二是振興實體經濟。2016年「脫實入虛」情況愈發嚴重。金融監管高層近日措辭強硬地批評了某些金融「創新」,抽實體經濟的血去填補金融,而不是以金融來扶持實體經濟。這釋放出了明年嚴控金融監管的強烈信號。

  建房地產發展長效機制

  三是樓市調控。政治局會議明確將建立房地產平穩健康發展長效機制列為明年重要任務。值得注意的是「長效」二字。內地房價今年跌宕起伏,調控軌跡表明,政府依然在依靠限購式的政策「麻醉藥」,一次次折騰着經濟運行和百姓神經。構建長效機制,意味着將在更高層面統合財稅、土地、金融等部門,為樓市定路徑。

  四是基礎性關鍵性改革,重點聚焦在國企、財稅、金融、社保四大領域。這幾項改革,也直接關乎農業、實體經濟、樓市。巧合的是,最近兩個月,中央相繼調整相關部門的負責人。國務院副秘書長肖捷出任財政部長,原財長樓繼偉轉任社保基金會理事長,青海省省長郝鵬調任國資委黨委書記,央行副行長易綱明確為黨委副書記。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