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國企中國北車長客股份公司科研人員在工作 資料圖片
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的「五大任務」之一便是去槓桿,對於2017年如何繼續推進「去槓桿」工作,中國民生銀行研究院院長黃劍輝表示,高槓桿現象主要表現在國有企業當中,因此去槓桿的一個重要抓手就是國企改革,而2017年國企改革應按照「有進有退」與「做優做強」相結合的方式繼續推進。
黃劍輝認為,2017年國企改革應進行戰略性調整,該進的進,該退的退,其中的關鍵便是對國企進行分類:首先,對於那些帶有戰略性、公共性的國企,要進行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支持其努力做大做優做強。
「其次,對於那些國有資本和社會資本相結合的國企,可以適當降低國有資本比例。」黃劍輝說,這裏面有很多國企都是非戰略性的,完全可以降低股比,吸納民間資本進入。
黃劍輝還指,近年來常有人提出「資本荒」,而問題的關鍵其實是好資產被抱在手裏,而沒有讓社會資本更好地進入。
黃劍輝續稱,對於那些不具有戰略意義也沒有必要保持國家股份的國企,比如純粹的餐飲業等,完全可以徹底市場化,將其處置掉,而賣掉後的收益除了彌補國企外,應全部納入社保,這還可以幫助解決社保金不足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