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10日,河南一商戶展示發貨單/新華社
【大公報訊】據中國青年報消息:日前,中國青年報社通過問卷網,對2001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7.3%的受訪者在期待「雙十一」,對於「雙十一」,受訪者最擔心的兩個問題是快遞爆倉、收貨延遲(59.5%)和虛假宣傳、價格虛標(55.3%)。避免「雙十一」盲目消費,67.5%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按需購買,不跟風。
在北京某私企工作的高麗菁,最近幾乎天天都在刷購物網站,她的購物車裏已經塞了不少商品,總價2000多元(人民幣,下同,約合2278港元),衣服和化妝品佔的金額最多。
從消費金額上看,21.1%的受訪者今年打算花500元(約合569.5港元)以下,30.6%的受訪者打算花500元-1000元(約合1139港元),25.8%的受訪者打算花1001-2000元,14.7%的受訪者打算花2001-3000元(約合3417港元),7.8%的受訪者打算花3000元以上。
高麗菁每月工資5000多元(約合5695港元),她表示,正因為工資不太高,在「雙十一」期間買東西才特別多,因為價格確實相對便宜。
去年「雙十一」到來之前,調查顯示受訪者最擔心的兩個問題是價格虛標和物流。今年的調查顯示,快遞爆倉、收貨延遲(59.5%),虛假宣傳、價格虛標(55.3%)依然是受訪者最擔心的兩個問題。
劉雯說,她費那麼多力氣挑選商品,就是因為商家促銷裏「貓膩」(即漏洞、馬腳)太多。如果不仔細比較,可能並不能得到真正的優惠。
那麼,應如何避免盲目消費?調查中,67.5%的受訪者認為應該按需購買,不跟風,65.2%的受訪者建議多考慮商品實用性,50.8%的受訪者建議人們提前鎖定目標商品,貨比三家,27.2%的受訪者提醒人們買前想想錢包,量力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