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組個人冠軍由聖言中學的林凱燊摘得,團體獎項則由廖寶珊紀念書院徐明瑤、任語暄所在隊伍斬獲,三人受訪時分享備賽心得與感悟,亦談及參賽帶來的收穫。
中學組個人冠軍林凱燊談及備賽過程時表示,除依循比賽方向準備外,自己亦主動搜集近期相關資料,「譬如今次主題涉及九三閱兵與抗戰表現,我專門針對這些方面去整理資料。」面對冠軍榮譽,他態度謙虛,表示平時本就關注相關時事,此次獲獎是長期積累的結果,「今次得獎也有幸運成分在內」。
林凱燊更分享比賽帶來的多重成長:「透過今次比賽,我發現生活中不同領域的事─無論文化、科技還是經濟,其實都是發展過程的一部分。」他認為,年輕人應主動去了解、認識這些領域,不斷充實自我。同時,他提到比賽對自己的職業規劃和個人發展帶來了影響,「尤其在國家重點發展的領域方面」,他立定決心:「希望自己將來也能向此種方向發展,為國家發展出一分力。」
「要用好公民權選出議員」
團體獎得主之一、廖寶珊紀念書院徐明瑤表示,比賽前難免緊張,「但一站上舞台,就決定『一不做二不休』,全力發揮。」為備戰,他每日放學後都會在教室留半小時以上,最終與隊友一同站上領獎台。
同為團體冠軍得主的任語暄,作為首次參賽者,亦有深刻體會。她表示:「我認為參賽促使我進行更深入的學習。此前,我的學習內容可能局限於書本上的特定範圍,我對資料進行了更細緻的研讀,從而對古代歷史有了更為豐富的認知。」她進一步補充:「此次比賽沒有說溫習多久,學中國歷史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比賽無疑讓這份學習變得更有深度。」
關於立法會選舉,所有同學都表示會聯同家裏人一起積極參與;其中,林凱燊表示:「我們公民的投票是我們公民的權利,我們要好好運用這份權利,去選出自己心目中能真正為社區帶來貢獻、為社區出一分力的議員。」\大公報記者 邱梓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