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龍昌國際車間內,在操作自動化設備的工人/大公報記者盧靜怡攝
受經濟大環境影響,國內玩具業發展面臨諸多挑戰。不少玩具港企研發智能產品和高技術產品積極迎戰。一個電子秤大小的白色機器人,個子小小卻能播音樂、打電話、視頻對話甚至測量血壓。這款名為「小白愛家」的看家保健機器人,便是玩具廠商龍昌集團最新研發產品。
「小白愛家」只是開端,龍昌集團借助自身技術和品牌,早在2014年提前布局「一老一幼」玩具市場。專門針對小孩學習的智能學習機器人也已經研發成功,一些開發智力的小機器人玩具也在內地部分學校鋪開使用。此外,龍昌還設立智能研究院,拓展研發高技術的智能穿戴設備。龍昌智能研究院院長陳育川表示,龍昌玩具暢銷國內外,在中國玩具行業舉足輕重,正是源於公司對研發創新巨額投入,及對生產工藝 「精益」要求。所謂「精益」是他們寧願在研發和調試階段多作嘗試,甚至經歷多次失敗,也必須讓投向市場產品有質量保證,進而贏得市場認可。「每天工作都要發揮想像,甚至異想天開,盡可能多地預想可能發生各種意外情形,並想出因應之策。」
另一家港資玩具企業鎮泰集團同樣不遺餘力進行產品創新。在鎮泰集團產品陳列室內,記者被那些讓人大開眼界的產品所吸引:像變形金剛一樣會「變身」的自動摺疊嬰兒車、會「吃」東西會撒嬌的玩具馬、像運動手環一樣記錄擁有者每天喝水情況的藍牙瓶蓋、懂得與自閉症兒童互動的機械人……這裏不僅有鎮泰近年研發的新品,也陳列着近40年發展歷程中的精品,是鎮泰成功轉型升級的證明。
鎮泰集團研究及發展部經理楊思平介紹,每一項創新產品研發工作涉及大量試驗才能過關。他稱,產品研發崗位令工程師有機會最先接觸到客戶新創意,研發產品亦是一個從無到有的開發過程,最初由客人提供一個產品創意,然後通過鎮泰「一站式」專業服務,將它變成實實在在的產品。他猶記得,來到鎮泰參與的第一款產品是帶有紫外線燈的殺菌吸塵器。為防止紫外線直射人眼睛造成傷害,設計時要納入防範措施,當有人提起吸塵器或它翻側等離地時,系統自動關掉紫外線燈。
(記者盧靜怡、黃寶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