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全線貫通儀式現場\新華社
【大公報訊】記者方俊明珠海報道: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樑工程全線貫通,大橋管理局表示,大橋的建設過程中,產生了一系列新技術、新材料和新裝備,在多個領域填補了中國行業標準和國家標準的空白,形成了走向世界的「中國標準」,專家稱推動全球整個行業的技術進步。
大橋管理局指出,大橋橋樑建設創新了海上裝配技術和安裝工藝,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形成了一系列的「中國標準」、「中國工法」。包括海上墩台的安裝,分別採用了大型鋼圓筒圍堰乾法、分離式膠囊柔性止水法、無底雙壁鋼圍堰等工藝工法,體現行業科技水平的新高度。
其中,九洲航道橋橋塔的安裝採用整體豎轉提升方案,也屬中國首創,填補了用提升支架整體提升,滑移滑道豎轉方式安裝上塔柱領域的一項空白。江海直達船航道橋三座海豚塔的安裝則採用兩台大型浮吊船協同作業,將2000多噸的鋼塔在海上實現空中翻轉,最後精確定位在承台上,其整個吊裝工藝的研究歷時兩年,歷經艱險,屬世界首創。
為解決海上橋樑的耐久性問題,大橋還創造性地提出「港珠澳模型」等一系列防腐防震措施,系統地保障了大橋的設計使用壽命達到120年。
參與大橋建設的中國著名橋樑專家譚國順坦言,港珠澳大橋不僅代表中國橋樑的最先進水平,更是這個國家綜合國力體現,將是中國走向世界的又一張新名片。據悉,大橋工程建設已引起了國際橋樑界的高度關注,目前共有來自8個國家的專家和團隊參與建設中,也有80多個國家的專家學者和團隊前來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