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蛟龍”號在馬里亞納海溝附近海域創造出7062米的世界載人深潛新紀錄。與“蛟龍”號榮譽光輝息息相關的數字,除了“7062”,還有“702”,因為它的誕生地就在中船重工702研究所。可以說,“7062”的起始點就是“702”。
深海載人作業潛水器是運載科學家、工程技術人員及各種電子裝置、特種設備快速精確到達各種深海複雜環境,進行高效勘探、科學考察和海底作業的裝備,代表國家海洋資源勘探開發,甚至海洋權益維護能力和科技水平。
702研究所建有深水拖曳水池、耐波性水池實驗室、操縱性旋臂水池實驗室等完善的試驗場地和設備,用來進行各種關鍵試驗。所內近30座科研試驗設施,能準確模擬出深海7000米的壓力,預報“蛟龍”號下潛、上浮及航行等性能。
安全性是潛水器研製及海試的首要原則。“蛟龍”號項目團隊設計了整套完善的應急自救措施,包括潛浮壓載釋放、機械手拋棄、電池箱拋棄、採樣籃拋棄、應急浮標釋放及水銀拋棄等6種深海逃生技術。“蛟龍”號還配備3套供電蓄電池、2套互為備用的水聲通信設備、3套獨立的生命支持及報警系統等裝置,最大限度地確保了潛水器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