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沈金康認為通過港珠澳大橋時會遇上大風,運動員須制定特殊戰術。
【大公報訊】記者蘇雨潤北京報道:本屆全運會男子公路單車賽賽道以港珠澳大橋為紐帶,線路聯接珠海、澳門及香港。沈金康指出,港珠澳大橋在本屆全運會中不僅展示出粵港澳三地優美風景,更見證港澳回歸祖國後,在經濟活力、文化交融等領域實現跨越式發展的「鮮活載體」。「這座橋把港澳人民同內地緊密地聯繫起來,橫跨這座大橋完成公路自行車比賽同樣彰顯着中國緊密的力量。」
智慧通關助賽事流暢
為保障比賽更加流暢,組委會在通關環節設計「通關查驗前置+閉環管理」模式,實現人、車、物無感智慧通關,沈金康坦言這次讓各方在如何解決跨區域賽事「通關難題」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與實踐。
沈金康亦透露,過橋時會面臨強風的挑戰,這同樣對一些運動員而言也是重要的機會。大風為比賽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因素,這為很多運動員製造了實施特殊戰術的有利條件。
另外,他強調體育產業的協同聯動是大灣區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而此次公路單車賽有望為大灣區在運動項目的產業化發展中樹立標桿,甚至為全國跨區域體育產業融合提供「灣區方案」。
「1994年我來香港的時候還要坐船去,到澳門也要很長的時間,港珠澳大橋建成後開車就能到達,這是一座偉大的橋。」在沈金康看來,港珠澳大橋對體育產業的賦能作用及對經濟發展的推動價值,應從產業融合、資源共享、區域協同等多層面拓展思路,充分釋放大橋的「經濟與體育雙重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