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機艙毒霧Q&A

時間:2025-09-18 05:02:51來源:大公报

  左圖:今年早些時候,切森在家中吸氧。\網絡圖片;右圖:切森2017年擔任空乘人員時吸入有毒機艙煙霧致永久腦損傷。\網絡圖片

  Q:機艙毒霧是什麼?

  •除了波音787,現代客機大多利用引擎將外面空氣引入機艙以循環艙內空氣。但機外空氣稀薄且溫度極低,要靠引擎壓縮加熱才適合呼吸。當防止引擎機油和液壓油滲漏的密封零件老化,這些油質就會在加熱過程中揮發,釋放出神經毒素、一氧化碳和其他化學物,並隨空氣進入機艙。

  Q:會對人體有什麼影響?

  •這些煙霧含神經毒素及一氧化碳,對機組人員與乘客健康構成嚴重威脅。吸入毒霧後可能出現呼吸困難、頭暈或視力問題,甚至導致神經損傷。

  Q:機艙毒霧事件頻繁嗎?

  •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FAA)引用2015年數據稱,每100萬次飛行中出現毒霧事件少於33次,換算後美國去年有約330宗個案,強調「並不常見」。但《華爾街日報》指出,2014年相關數字為每100萬班客機有約12班會出現毒霧事件,到2024年時急增至近108班,顯示問題近年惡化。

  Q:為何問題得不到解決?

  •儘管有愈來愈多證據顯示問題存在,但全面的監測系統或過濾器尚未被廣泛採用。2022年,航空業游說團體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敦促其成員向政府施壓,否決新的有毒物質暴露標準,以避免更嚴格的監管。

  大公報整理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