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7日,「南南合作上猶調研基地」揭牌儀式在江西上猶縣舉行。\大公報記者黃慧攝
【大公報訊】記者黃慧贛州報道:6日至10日,由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主辦,香港嶺南大學文化研究及發展中心、全球大學、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清華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所協辦,上猶縣人民政府承辦的2025南南國際學術會議在江西省贛州市上猶縣舉行,深入探討綠色與可持續如何在當前條件下孕育生機,促進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7日下午舉行的開幕式上,全國港澳研究會副會長、香港再出發大聯盟秘書長譚耀宗,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榮譽研究員、新範式基金總裁邵善波,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特邀研究員、香港立法會議員周文港,中國社科院馬克思主義研究院副院長陳志剛,中國社科院農村發展研究所副所長、紀委書記郜亮亮,中國國家創新與發展戰略研究會中國文明和中國道路專業委員會主任謝茂松,江西省社會科學院院長、黨組副書記肖洪波,贛州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鍾小武等嘉賓,共同見證上猶縣委書記劉洪梅和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院長、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員黃平為香港中國學術研究院「南南合作上猶調研基地」揭牌。
推動綠色技術轉移 助力全球綠色轉型
肖洪波表示,本次會議以綠色生態與可持續發展為主題,聚焦生態文明建設綠色轉型與全球南方合作等重大議題,充分體現了對人類共同未來的責任與擔當。江西願意以此次會議為契機,積極融入南南合作大局,分享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生態補償機制、綠色金融創新等方面經驗,推動綠色技術轉移,助力全球綠色轉型。
鍾小武介紹,贛州擁有「生態家園、世界鎢都、稀土王國、世界橙鄉」等美譽,不僅是江西母親河贛江的發源地,也是香港飲用水水源東江的發源地,更是中國南方重要的生態屏障。希望進一步加強與香港在綠色生態、科技創新、文化旅遊等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綠色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攜手將贛州打造成為對接粵港澳大灣區的橋頭堡和休閒旅遊「後花園」。
譚耀宗在致辭時表示,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新質生產力本身就是綠色生產力。上猶縣的實踐與香港的經驗,共同詮釋了「綠色生機」如何在創新中孕育、在協作中壯大。我們堅信,通過深化內地與香港的聯動,加強南南國家的互助,必將為全球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寫下綠色篇章。
據了解,南南國際學術會議旨在共同推動南方國家文明交流互鑒與發展經驗共享,由中國、印度、巴西、委內瑞拉、南非等國家頂尖專家學者、社會實踐者、政策制定者就人類文明、生態文明、可持續發展等議題進行深入對話交流,已成功舉辦11屆,提供的「中國經驗」案例影響了全球南方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