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靜是全國政協青聯界別委員,也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建水紫陶燒製技藝」省級代表性傳承人。她介紹,2019年,在國家教育部港澳台事務辦公室的支持下,雲南大學與香港樹仁大學、香港理工大學共同策劃開展「傳統農耕文明--儒家文化服務學習體驗計劃」活動,38名滇港兩地師生走進田靜的陶茶居參訪。田靜為兩地師生介紹了建水紫陶淘泥十二煉,成型七十二技,冶陶二十四法;並現場展示茶藝及奉茶禮儀,請來自香港的帶隊教師端坐上首,令茶藝師行大禮奉上香茶,對師長的尊敬在奉茶禮儀中表現得淋漓盡致。來自香港的師生對建水紫陶傳統技藝自成一脈印象深刻,又在沖泡茶藝、奉茶禮儀中獲取儒家思想和理念。
田靜認為,中華傳統文化是港澳青年了解祖國的一個有效途徑;而學習傳承中華非遺文化,是港澳青年增強祖國認同感、增強文化認同的載體之一。建水既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紫陶的發源地和傳承地,又是歷史文化名城,數百年來尊師重道,文風蔚然,可成為港澳青年了解祖國傳統文化的窗口。她建言港澳青年多到內地走走看看,了解博大精深的中華傳統文化的根脈和各民族活態的非遺文化,增強文化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