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有機產品未必有機 團體籲立法監管

時間:2018-06-23 03:15:17來源:大公網

  圖:調查指不少市民以「有機」、「綠色食品」字眼去判斷有機產品  

實習記者余偉詩攝

  【大公報訊】實習記者余偉詩報道:有機食品在香港愈趨普及,買菜要有機,連沐浴露都要有機。有調查發現,本港有31.8%的市民願意花200元或以上購買有機產品,反映市民愈來愈注重健康生活。

  關注健康 消費者年輕化

  香港浸會大學香港有機資源中心於去年12月至今年1月於全港十八區不同街市及超級市場等訪問785名市民。結果顯示,近八成有12歲或以下小朋友的家庭曾購買有機食品。另外,200元以上的有機消費金額中,主要消費群為36-45歲,較2016年的31-50歲,有年輕化趨勢,反映年輕一代的消費者開始關注健康。

  調查亦發現,有機蔬菜和有機水果是過去一年是最多消費者購買的健康產品,分別是91.9%和60.7%;有機產品中,最多消費者購買家庭護理用品和護膚品。不過,浸大香港有機資源中心總監黃煥忠表示,不少市民會被產品包裝上的「有機」字眼誤導,「像豆腐,包裝上寫用『有機』黃豆製造,但並不一定真的是有機豆腐,只有黃豆是有機,可能會再改上其他添加劑等」,他呼籲消費者要認明有機標籤方能購買。同時,有機食品應為原材料有機、不加任何防腐劑等等。

  黃煥忠繼續呼籲政府積極為有機產品立法,監管有機市場,又建議市民去有機店購買有機產品,因有機店職員對產品的認識較超級市場職員深,產品都會有有機標籤認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