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訪交通「大腦」 了解運轉過程

時間:2018-06-13 03:15:21來源:大公網

  圖:指揮大廳中央,有一幅巨型顯示屏,可即時顯示深圳23類54項交通運輸行業靜態信息數據

  【大公報訊】記者郭若溪報道:如何維持繁忙的交通道路暢通,是每個城市遇到的難題。世界中文報業協會大灣區考察團昨日就到了「深圳市綜合運行指揮中心」,了解深圳市交通神秘「大腦」運轉過程。深圳市綜合交通運行指揮中心副主任陳敏表示,該監管系統啟動後,實施了以實時錄像監管貨櫃、客運司機駕駛時違規、駕駛疲勞等情況,讓道路交通事故率明顯下降,較之前減少了80%。未來,深圳還將建設海陸空綜合管控平台,冀提升交通大數據在交通決策支持、行業檢測預警和公眾信息服務方面的資源利用價值,營造智慧交通出行環境。

  深圳市綜合運用指揮中心於2011年,深圳舉辦世界大學生運動會期間啟用,用以實現對全市交通運行的即時監測,給市民提供出行信息化服務。而中心的指揮大廳中央,有一幅長30米、高6米的巨型顯示屏,可即時了解深圳的民航、鐵路、公路、巴士、的士等,23類54項交通運輸行業靜態信息數據。

  參觀團重點了解網約出租車監察、運輸業GPS及智慧化監管平台。目前,系統共接入13.9萬台營運車輛的實時動態GPS數據、6.93萬路監控視頻數據,面向行業應用需求,搭建了「1+4」智能交通應用體系框架(一個綜合交通數據中心,智能公交、設施、物流、政務四大平台),通過依託營運車輛GPS監控平台,監測全市出租車、長途客車、危險化學品運輸車和重型自卸車等,實現對車輛超速、GPS掉線等違規行為的實時掌握;及時發現車流及客流擁堵情況,提供情報推送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