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李小甘表示,深圳的成長是人類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
【大公報訊】記者郭若溪報道:「深圳的成長是人類城市發展史上的奇跡。」深圳市委宣傳部長李小甘表示,1979年深圳建市時,人口不足二萬人,經過39年的不懈努力,當年邊陲小鎮已成長為如今管理服務人口近二千萬、GDP總量超越香港的一線城市。不過,深圳現時正面對土地、資源不足及環境污染等發展難題,冀未來可由速度經濟轉向質量體系,主力發展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企業,以及改善河道、空氣污染等生態環境。
國民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深圳發展最大的短板就是產業多、空間小,而工業增加值率與發達國家相比還有相當差距,需要構建更加先進的現代產業體系。深圳市政府方面表明,現時需加速產業進步的轉型升級,由速度經濟轉向質量體系,企業實現前店後廠,即門店在深圳、工廠在東莞等模式;未來更要着力發展擁有核心關鍵技術的高新企業,實現高科技產業的轉型引領世界。
目前深圳全市310條河流中仍有80條為黑臭水體,污水收集率不足80%,機動車保有量超過325萬輛,密度大、排放多,空氣質量進步提升難度較大。市政府希望未來五年內,能將深圳的空氣質量從PM2.5(懸浮粒子)水平從28降到25,達至歐盟標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