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公報》日前獨家報道露宿者苦況。當局決定押後清理昌新里行人天橋木屋及雜物/大公報記者李殷攝
【大公報訊】突發專題組報道:深水埗天橋露宿的無家者面臨當局迫遷,《大公報》前日獨家報道露宿「人球」困境後,有社工接獲消息,當局打算將清場行動押後一個月,讓無家者有較充裕時間尋找安身之所。
深水埗昌新里行人天橋聚居的「橋民」,上月11日突接獲深水埗民政事務處通知,當局人員將在今天展開清除木屋和雜物行動,全面清洗,飭令無家者最遲今晚遷離。
《大公報》前日獨家大篇幅報道「露宿『人球』:社會無我容身處」後,事件突有轉機。據悉,為協助至少17名「橋民」棲身,社區組織協會、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等團體社工,近期四出視察床位和板間房,發現均有大量木蝨,不宜居住,於是向深水埗民政事務處等部門陳情,表示不夠時間為「橋民」安排居所,當局昨天回覆承諾,清場行動延後一個月,預計7月12日進行。
暫舒口氣 仍有三大難題
仍未得悉延期清拆的「橋民」,昨晚仍憂心不已,獲大公報記者轉告消息後,有露宿者表示欣慰,希望用一個月時間,尋找合適的板間房棲身。曾三度「搬家」的露宿「人球」張伯,對消息半信半疑,又稱沒任何打算,「要拆都無辦法,到時再搵瞓街地方。」
社協幹事吳衛東稱,延後清拆可暫舒一口氣,但「橋民」仍面對三大困難,首先是環境較佳的劏房,租金難負擔,其次是申請入住露宿者之家等資助宿位,需時約半年,入住期最多半年,「瞓街等半年,入住半年,又再露宿,無補於事!」至於申請公屋單位,吳說40歲單身者須輪候約20年,「好多街友由年輕等到老!」
民政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發言人重申,深水埗民政事務處正統籌相關政府部門,計劃進行聯合行動,移除昌新里天橋上的構築物及雜物。地政總署按《土地(雜項條文)條例》(第28章)第6(1)條,於2018年5月11日在上址構築物張貼通知,飭令佔用人於2018年6月12日之前停止佔用政府土地。發言人強調,一直沒說今天立即有清拆行動,故不存在任何延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