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页 > 新闻 > 正文

抗戰勝利80周年/「8.15勝利紀念大會」 青少年向老兵致敬

時間:2025-08-16 05:01:31來源:大公报

  左圖:抗戰老兵從小朋友手中接過花束,也將愛國精神傳承給他們。\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右圖:「8.15勝利紀念大會」上,多名抗日老戰士聚首。\大公報記者林少權攝

  昨日是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80周年,香港抗戰歷史研究會、東江縱隊粵贛湘邊縱隊香港老戰士聯誼會、中華精忠慈善教育基金會等民間團體舉辦「8.15勝利紀念大會」,向抗日老戰士致敬。會場上,青少年軍與香港童軍整齊列隊,邁步走向台上老戰士,行莊嚴軍禮。十多名兒童手捧鮮花,快步跑到台前獻上,場面感人。

  抗戰老兵蔡培接受《大公報》專訪時表示,抗戰勝利來之不易,看到國家發展進步深感自豪,希望青年一代傳承革命精神,為國家建設出力。\大公報記者 李慧妍

  上世紀三十年代出生的蔡培來自革命家庭。父親蔡耀南是白石龍地區最早的農民協會會員之一,1927年起擔任中共寶安縣委秘密交通員,負責白石龍交通站,掩護游擊隊、傳送情報。1940年,長兄蔡達參與組建白石龍抗日自衛隊並任隊長,解放前夕協助黨組織維持深圳秩序。

  東江「小鬼隊」 傳遞機密情報

  在這樣的家庭氛圍中長大,蔡培從小便踏上革命道路。10來歲便作為「小鬼隊」加入了東江縱隊,擔任通訊員,跟着老師送信、暗查、發傳單,以及協助文化人士轉移。雖然年紀小,但心裏很清楚,自己是在保衛家園。

  母親和戰友們會將傳單小心地縫進他的衣服裏,他則裝作在敵方關卡或巡邏隊附近玩耍,觀察時機,在敵人不注意時迅速通過。「在一些村口,我和小夥伴就像平常一樣玩耍,等到敵人巡邏的空檔,就帶着情報飛快跑走。」蔡培回憶,遇到敵軍盤問時,他總能保持鎮定,憑藉膽識一次又一次化險為夷。「敵人看我年紀小,一般就放我過去了,因此我總能順利完成任務。」

  在抗戰勝利80周年的紀念日裏,蔡培難掩激動之情。他坦言,作為親歷者,深知今天的安穩生活得來不易,這份經歷讓他倍加珍惜當下。他在活動中與多年未見的老戰友重逢,喜悅之情溢於言表。他說,「年紀大了,平日難得相聚,今日能與昔日同袍重逢,心中格外高興。」

  談及對青年的期望,蔡培表示:「現在能明顯感覺到國家越來越強大,我們老人十分開心。希望下一輩青年能夠傳承革命精神,繼續奮鬥。」

  為游擊隊員送熱粥上山

  曾參與抗戰的98歲老兵張錫球、97歲的李蔚明夫婦在女兒陪同下前來。張小姐介紹,父親當年作為游擊隊員,曾在前線長期參與游擊戰,家中至今仍珍藏許多抗戰紀念物。李蔚明回憶說,自己在抗戰時期專門負責聯繫香港的地下工作,並在後方籌備及運送物資,至今仍清楚地記得曾送熱粥給山上的游擊隊員,那時他們已經三天粒米未進。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馬逢國在致辭中指出,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之際,舉辦紀念活動旨在緬懷為抗戰犧牲的人們,銘記他們為維護國家統一和安全所付出的巨大代價,尤其是香港地區的無名英雄。馬逢國強調,儘管戰爭已過去80年,但日本發動不義侵略戰爭的歷史不容忘記,對於日本未正式公開承認錯誤,我們應保持警醒。他認為,紀念活動的意義不僅在於銘記歷史,更在於喚醒年輕人,讓他們明白和平生活來之不易,戰爭其實並不遙遠。

  致敬老兵 新一代學習歷史

  全國政協常委姚志勝在致辭中表示,這次活動意義深遠,香港抗戰歷史體現了中華民族不屈不撓的精神。東江縱隊的營救行動、香港復興,以及西安飛虎隊的事跡,都彰顯了濃厚的家國情懷與國際責任感。本次活動通過向老兵致敬、展示歷史印記與抗戰文化,以及開展數碼教育等創新形式,讓年輕一代深入了解歷史,珍惜和平生活。他強調,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抗戰精神是守護和平的燈塔,大家應該傳承先輩的遺志,捍衛國家主權和香港的繁榮穩定。

  大會上,香港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副局長胡健民、中央政府駐港聯絡辦二級巡視員陳新育等主禮嘉賓代表大會向老戰士頒發榮譽證書和慰問金,充分表達了對老戰士的尊重與關愛。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