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韋志成:市建局收購受市場牽引

時間:2018-05-28 03:15:0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賴振雄報道:市建局今月初,以實用面積每平方呎23568元收購中西區崇慶里發展項目,打破歷來紀錄價,被外界質疑「推高樓價」。行政總監韋志成昨日反駁,市建局的收購重建,一直被物業市場的波動牽着走,該項目只涉及約80個住宅業權,「推高樓價」的理據略嫌不足。

  崇慶里涉80業權

  韋志成在網誌表示,市建局的收購程序和出價,按照既定政策和程序,向受影響住宅業主,提出以「七年樓齡」價格收購重建,但釐定價格時,很大程度處於被動,被物業市場的波動牽着走,不能因為樓市的升跌而改動收購價的計算方法。

  他強調,今次的中西區崇慶里/桂香街,只涉及約80個住宅業權,相對於過去一年區內住宅物業過千宗成交,實際能夠「推高樓價」的理據略嫌不足。

  另外,韋志成又分析,雖然以往收購價較低的項目,近年均以高價售出,但只是暫時性收入,始終會被龐大的收購成本抵銷,例如2008年土瓜灣一個重建項目,今年初公開發售,預計市建局將可錄得約七億多元的總收入,但目前於同區開展另一個涉及相同業權數量、相同總樓面面積的收購項目,須動用九億元的收購成本。

  韋志成認為,市建局正面對不少難題,一是把項目「愈做愈細」;二是不斷從以往「累計收入」中透支來發展這類高收購成本的項目,結果同樣會「愈做愈少」;三是從開展新項目的可供發展剩餘地積比(plot ratio gain)作補貼,但市區仍有足夠可供發展剩餘地積比的項目,數量已愈益減少。

  他認為,樓市「熱浪」絕非市區重建工作的有利條件,舊區樓宇老化速度加快,到了2046年,樓齡達30年或以上的住宅樓宇將達四萬幢,若單靠重建,不可能追趕樓宇老化的速度,長遠而言,要推動樓宇保養及復修減輕重建壓力。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