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點擊香江:林鄭和特區政府發展創科的舉措與決心令人鼓舞\屠海鳴

時間:2018-05-28 03:15:09來源:大公網

  習近平總書記親自給香港24位「兩院」院士回信,指示、支持、鼓勵香港加快建設國際創新科技中心,香港進入發展創科的全速軌道!當前,香港出現了一個可喜的發展現象,全社會聚焦於創新科技的發展與未來的討論,大學科學家們為獲得更多更大的支持而感到振奮,年輕人為更廣闊的未來而充滿憧憬,普通市民也為香港迎來這一罕見的發展機遇而為之欣慰。

  一項項新措施的落地,一個個新計劃的推出,標誌着香港迎來前所未有的創科發展新時代。出現這一趨勢與良好的局面,是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政府對香港的殷切關心和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體港人尤其是創科界人士的積極努力推動的結果,但同時也應看到的是,這與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為首的特區政府努力不懈的工作密不可分。

  習近平總書記回信給本港院士的新聞報道後,林鄭月娥特首和她的同事們,全面貫徹、廣為宣傳、積極推動,使香港的創科工作迅速進入了新領域、新層次、新境界。筆者注意到,林鄭月娥特首上任11個月以來,在中央政府、中聯辦等駐港機構的大力支持下,不僅確定了以發展創科為長遠目標的施政方向,轉變了施政理念、改變了政府架構,全力服務並推動創科的發展;更能及時聽取專家及民意,因時制宜地推出具體可行、極具針對性、極具遠見的政策;難能可貴的是,林鄭月娥特首還身體力行,主動出擊,接連出訪,利用一切機會為香港創科拓展機會。

  香港發展創科絕不可能一蹴而就,實現產業轉型升級,也非三數年之功。但當前所呈現出來的良好局面,無疑令人倍感振奮鼓舞。廣大市民相信,在習近平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中央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在特首和特區政府的不懈努力下,結合「一帶一路」和「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戰略,「香港國際創科中心」完全有可能在較短時間裏實現,成為東方之珠的另一張耀眼名片。

  堅定目標上任一年扭轉理念彰顯決心

  雖說全世界許多城市都在力爭發展成為創科中心,在香港內部對創新科技的未來趨勢也有較清醒認識,但能真正將發展創科作為政府施政的核心與重中之重、真正能制定並全力推動以創科發展為施政主線,同時能在短時間裏落實一系列具體措施的,大概只有林鄭月娥領導下的特區政府。實際上,自去年7月1日上任至今,林鄭便通過一系列的調整政府架構以及公務員施政理念的轉變,逐步樹立了發展創科的「政府共識」與「全民共識」。需要看到的是,過去近一年時間,香港絕非太平,亂港派以及外國政治勢力仍在不斷製造矛盾衝突、破壞香港的穩定。因此,林鄭一方面要應對不斷增加的政治紛爭事件,又要統籌特區政府管治團隊,更要提出具創見及可行性的政策,殊為不易。

  但市民可以看到,過去一年來,特區政府對創科產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前所未有,林鄭月娥親自領導高層次、跨部門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並在首份施政報告中就明確提出要將創新科技作為施政的優先範疇,循研發資源、匯聚人才、提供資金、科研基建、檢視法例、開放數據、政府採購和科普教育等八大方面加強創科發展,制定了在本屆政府五年任期內將本地研發總開支佔GDP的比例由0.73%倍升至1.5%,啟動20億元的「創科創投基金」,為大學額外預留不少於100億港元研究基金等詳細目標和規劃。預算案投放創科發展超過500億港元。所有這些,不僅體現了特區的發展方向和施政決心,同時也彰顯了香港社會各界的強大共識和民意,必將給香港的創科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因時制宜兩周推三政策搶佔發展先機

  在這些宏觀的政策支撐之下,香港逐步打開了新的發展局面。不僅是特區政府各部門,社會各界尤其是創科界,都在全力推動創新科技的發展、全力營造有利於創新科技發展的氛圍。更為重要的是,習近平總書記給24位院士來信作出重要指示後,極大的提振了香港社會士氣,為香港推動創科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引領和主導作用。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對香港的親切關愛,形成了全港目前「天時、地利、人和」喜人景象。在「頂層設計」指領下,林鄭和她的團隊,幾乎每天都在討論總書記的重要指示,能否盡快讓全港各界對照執行;香港創科每一項重大政策能否達到預期目標;特區政府能否因時制宜靈活調整並提出相關配套措施,執政形勢、姿態喜人,也逼人。

  好在林鄭月娥無疑極大地發揮出了她的「好打得」獨家本領。僅舉一例子,在四月底到五月初的短短兩周時間裏,特區政府便結合民間機構,接連推出三項政策。5月8日,特區政府公布了「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為創科企業吸納海內外人才和培育本地人才,這是一位大學教授在林鄭首次訪問科學園的時候向她提出的建議;5月2日,政府向立法會提交了稅務修訂條例草案,落實為鼓勵企業投放更多研發開支而提供額外的扣稅;4月30日,香港聯合交易所推出新興及創新產業上市制度,便利創科公司來港上市集資。這些陽光政策無疑為香港的創科前景倍添動力。可以說,這些措施的提出、良好局面的推動,與林鄭的努力、思維、作風,密不可分。

  身體力行一周三外訪為創科尋找機遇

  香港迎來的是其他地區或城市所可望而不可得的機遇。如果不認識到香港的實際問題與情況、不認識到不進則退的客觀事實、不看到未來發展的趨勢與格局,那麼再好的機會也會流走。中聯辦副主任、中科院院士譚鐵牛上周末與一眾香港年輕學生分享時就鮮明指出,現在是香港做創科事業的最好時候,是「中央政府有支持、特區政府有決心、香港發展有需求、創科領域有基礎、社會各界有共識」,他並強調香港發展創科具有得天獨厚的區位優勢,粵港澳大灣區為香港各方面發展,尤其是創科帶來新的機遇。抓緊機遇早已成為香港社會的高度共識,但應當如何抓緊、要採取什麼措施、怎樣擴大機遇效應,仍需要特區政府帶領香港各界不斷努力摸索。在此方面,林鄭月娥身體力行,利用一切機會,去為發展創科創造更多的機遇。

  市民都看到,林鄭月娥「很忙,很忙」,她上任後頻密外訪,而幾乎每到一地,總不忘向外推介香港的創科優勢、借鑒外地的先進經驗。例如,在五月初一個星期裏,她先後出訪四川、泰國、大灣區兩個城市。在大灣區訪問中,她每到一個城市必會去考察當地的創科發展,用她的話來說,是希望能找到香港可以合作、可以借鑒、可以推動的經驗。林鄭一直掛在嘴邊的是:我們有「一國兩制」的優勢;我們有非常優越的地理位置;我們是全球的航空樞紐;我們有健全的司法系統、嚴謹的知識產權保護;世界級的大學和科研人才;非常可靠的金融服務業,還有充裕的資金;沒有理由發展不好創新科技……正是在林鄭高度的重視和全力的推動下,香港創科發展贏來了喜人氛圍和前景。

  林鄭月娥的努力有目共睹,她經常說一句話:「香港人很優秀,香港底子也很好,只要認準方向,團結一致,我們一定可以再創輝煌!」有如此「打得」、如此「遠見」、如此「務實」的特首,在天時、地利、人和的空前和諧與共識下,國際創科中心沒有理由發展不了。正如中聯辦主任王志民指出的「我們相信,在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明天,在『厲害了我們黨、厲害了我的國』的大勢下,必將成就『厲害了我們大灣區、厲害了我們香港』,香港必將在新的歷史起點上續寫獅子山下發展新故事、繁榮新傳奇!」

  本文作者為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