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患多巴胺缺乏症的敏慧(左)說,在室外訓練開心好多\大公報記者朱樂怡攝
耀能協會羅怡基紀念學校獲太平山扶輪社資助16萬元,增設室內及室外的天花吊機,協助殘疾學生進行步行的物理治療。室外的吊機更是環迴式天花吊機,長達76米,設在校園走廊上,成為全港首間設環迴式天花吊機的肢體殘疾兒童學校。患罕見病、自小不能步行的敏慧表示,在校園走廊與同學一齊行,就算夏天練得大汗疊細汗都特別開心!
現年20歲的敏慧一直靠輪椅行動,11歲時確診罕見病多巴胺缺乏症,同年開始用藥增加肌肉能力,並配合物理治療幫助控制肌肉。羅怡基紀念學校上年10月獲資助在物理治療室內及走廊上安裝新吊機,昨日舉行開幕式。
「女版蘇樺偉」學沖靚咖啡
學校物理治療師黎德偉說,吊機可協助練習平衡力及學習步子,學生顯然較喜歡走廊的吊機,「走廊多啲同學仔,學生覺得喺出面好玩咗!」校長賴雲艷稱,學校共有120多位學生,逾八成患腦癱、腦麻痹等同學均能受惠,未來希望有更多資助增設吊機。
該校並獲太平山扶輪社資助14萬元,將一半圖書館改建成咖啡室,讓學生做生涯規劃。有「女版蘇樺偉」之稱、患大腦麻痹的任國芬亦成為「咖啡師」之一。國芬表示,拉花可訓練集中力,有助她的跑步訓練,更學會與旁邊負責打泡沫的同學溝通,成功沖出一杯「靚咖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