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我們發聲 回鄉證號碼變了

時間:2018-04-17 03:15:12來源:大公網

  圖:林淑儀二○○一年隨全國政協委員代表團赴寧夏考察,攝於黃河邊

  自內地火車票實施實名制後,不少港人擔心列印在車票上的個人資料容易外泄,經我們反映後,內地鐵道部門從善如流,將車票上部分身份證號碼以「*」號代替。又例如,有港人反映更換回鄉證後,回鄉證號碼最後兩位數字由「00」變為「01」,銀行因此不接受其提款要求,房管所亦拒絕其出售房屋,造成極大不便。我們向公安部作出反映,部門亦接納了我們的意見,重新設計新版回鄉證,將最後兩位數字的變更碼分開處理。

  自1993年起,我在全國政協的平台上,由討論香港特區成立,向中央政府反映市民對回歸後法制轉變的關注,到1997年見證祖國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揭開「一國兩制」的歷史新章,時至今天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官民兩個層次的互動,透過一點一滴的工作,為國家、為香港多作貢獻,更好地發揮政府與人民群眾的紐帶作用。

  援! 帶失蹤港商回家

  回歸後,香港與內地的交往與日俱增,香港人到內地工作、生活、經商、就學及回鄉退休養老的人數不斷上升。為更好支援港人在內地的需要,工聯會2004年起與內地工會合作,先後分別在廣州、深圳、東莞、惠州及中山市設立內地諮詢服務中心,提供全方位服務。中心在助人的過程中也發生了很多感人的故事。去年七月,失蹤了十餘年的港商陳志健被內地「讓愛回家」義工隊在東莞發現,陳志健被發現時因病未能說話,但義工從他寫繁體字等細節判斷他可能是港人,便向工聯會內地服務中心尋求幫助,終證實其身份助他返港。無獨有偶,家住觀塘的辛女士2006年在深圳丟失證件後一直流浪,其間,沙井附近街坊照料她的生活。工聯會深圳中心與辛女士多次接觸後,核實身份,並於去年三月在深圳市公安局辦理臨時通行證返港。

  現時工聯會在內地的五間中心至今處理個案逾五萬宗,第六間位於福建的服務中心今年投入服務。案頭上的數字,盡是市民面對就業、生活、經商等問題的故事,驅使我帶着問題、帶着情意,從案頭走到社區,了解到他們最貼地、最迫切的生活需要,尋求解決辦法,繼而向內地及特區政府部門反映社情民意。

  愛! 讓長者跨境享「福」

  近年,內地急速發展,物價上漲,我一直關注港人在內地的生活情況,對於那些只靠些微儲蓄回鄉養老的老友記,我特別掛心。我們提倡「福利可攜」,促使特區政府推出「廣東計劃」及「福建計劃」,就是希望長者可以安享晚年生活。此外,長者醫療需求較大,但又未能享受內地醫療保障,我們也因此促使特區政府將「醫療券」的使用擴至深圳港大醫院。有見更多港人選擇到內地工作及生活,我們又提出讓港人購買內地醫保的建議,讓長居內地的港人有更好的保障。

  為群眾排難解憂所得的滿足感,成為我多年來工作的推動力,猶記得最初擔任全國政協委員時,遇到一些問題卻是「老鼠拉龜」,到現在可以充分透過機制向政府當局反映及建議解決辦法,除了是因為日子有功,從政府反映社情民意的制度發展得愈來愈有規範,我亦看到中央政府的魄力、施政以人為本的決心。

  闖! 率青年探索大灣區

  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為國家重點發展策略,是中央政府鼓勵和支持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策略中發揮「一國兩制」優勢的機遇。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不僅限於經濟領域的合作,而是民生、民心等方方面面。故此,我在今年三月「兩會」期間提出的社情民意主要都與大灣區發展有關,包括:促進灣區內的人流、物流、資金流及信息流;完善港人內地就業保障;向內地港人提供醫療保障等。日前,工聯會舉辦了「傑出青年大灣區考察團」,讓一眾香港青年人親身了解大灣區多個城市的面貌及發展。我們作為與內地港人緊密聯繫的紐帶,也正在籌建「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小組」,研究港人在灣區享受同等待遇的相關政策及提出建議。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十九大報告中回顧過去五年的工作時,表明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是我們在未來日子一同奮鬥的目標,這亦令我想起在1992年時,推動成立「希望工程重返校園助學計劃」,發起全港募捐的情況。當時本着「一個都不能少」的精神,救助因家庭貧困而失學的兒童重返校園,建設希望小學,促進貧困地區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