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網4月8日訊(記者 邵淑芬)香港貿發局主辦的第10屆香港國際春季燈飾展現正進行,一連四天的展會雲集超過1350家來自13個國家及地區的參展商,更首次吸引來自加拿大、印度、澳門及馬來西亞的企業參展。展會首天舉行的「亞洲照明會議 2018」,邀得行內專家及專業團體共同探討智能照明及智慧連網照明系統的日常應用,並透露香港2019年全面引入智能街燈系統。
智能照明的應用遠比想像中深廣,而且跟市民的距離亦愈來愈近。路政署路燈部總工程師葉國良於會議上明確提到,2019年起,政府會花三年時間引進多功能智能街燈系統,先導計劃將包括尖沙咀、中環及金鐘、銅鑼灣及灣仔、觀塘及啟德四個區域,約用上400支智能街燈。這無疑是香港在發展為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重要一步。
葉國良進一步解釋,全香港有22萬支街燈,覆蓋甚至比網絡公司更全面,正好可用來配合物聯網的發展。智能街燈會用來收集即時城市資訊,如即時路況、測量數據、空氣污染指數等,亦要用作監察非法傾倒垃圾的問題。
葉國良亦在會上展示了智能街燈的設計,外觀跟現有的街燈分別不大,但換上LED燈泡,頂部有天線連接互聯網,街燈內部亦會置入不同的感應器。智能街燈容許工程人員以遙距方式開關或調節光暗,亦能實時監測是否需要維修或更換燈泡。更換LED燈泡將可減少30%的耗電,而配合智能街燈優化光暗調節,預期可進一步節省20%的耗電。
畢竟智能街燈會收集數據,與會者就政府會否開放數據而作提問。葉國良表示,初期數據只會作內部使用,而之後會就 5G網絡上的需要向電訊商開放部分數據,至於會否向公眾開放數據,則仍在研究而未有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