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梁立慧(中)表示,睡眠指環料明年推出市面\大公報記者麥潤田攝
【大公報訊】記者楊州報道:睡眠窒息症測試在公立醫院輪候隨時需五、六年,本港初創公司「倍靈科技」研發睡眠指環,讓有潛在風險的患者戴着睡覺,利用紅外線感測器量測人的心跳、血氧飽和度及睡眠時身體動作,偵測是否患病。該發明在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頒獎禮囊括兩項大獎,並獲頒發最高榮譽「全年大獎」。
「倍靈科技」於昨日舉行的第12屆頒獎禮上,獲頒發「資訊科技初創企業大獎」、「智慧生活大獎」及「全年大獎」。
該公司行政總裁梁立慧表示,市面上有各種面向大眾的測心率、睡眠素質的產品,故想研發一種針對特定用戶群的醫療設備,睡眠指環可同時量測人的整晚心跳及其變化、血氧飽和度及睡眠時身體動作,收集數據傳送到雲端,進行數據分析,以診斷和監測睡眠窒息症治療後的成效。該公司與私家醫院與診所合作,逾1000人已試用,與醫療專業儀器相比,準確度達九成。
睡眠指環的服務對象包括潛在風險的患者,如發出鼻鼾聲、慢性疾病患者如高血壓,以及想改善睡眠質素的人。梁立慧稱,公立醫院輪候睡眠窒息症測試往往需五、六年,私家醫院排隊時間短,但費用六千至一萬元不等,民用版指環將定價為500美元(折合約4000港元),料明年推出市面,備貨一萬至三萬件,令用戶可及早預防和治療。
聊天機械人替代客服員
科技園公司「有光科技」研發聊天機械人,快速有效地處理客戶需要,如申請或取消服務等,節省等候時間。該系統設計昨日在香港資訊及通訊科技獎頒獎禮獲得「商業方案大獎」。
不少企業聘請大量電話客戶服務員,處理客戶查詢,客服熱線等候時間若過長,往往影響用戶體驗。「有光科技」結合人工智能(AI)及自然語言處理(NLP)等技術,研發多語言人工智能服務員系統,即是聊天機械人,可同時處理中英混雜的對話。該公司系統框架師林嘉駿表示,通過深度學習技術,改進現有的語言辨識及NLP技術,已有電訊公司投入使用。
林嘉駿稱,聊天機械人除替代客戶服務員,回答重複的問題,亦可化身為監工,確保客戶服務員的對話質素,客戶服務電話對話內容均會錄音,以便管理者翻聽,了解接線生的服務質素及對話內容是否違規,而聊天機械人可改善監察效率。
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昨日在頒獎禮上致辭,讚揚各得獎者具備創新灼見,為生活提供具創意的解決方案。她稱,政府決心締造蓬勃發展的創科環境,但不能靠政府獨力做,得獎者不單創建了自己的事業,更為青年人樹立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