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春天已到,街旁紅棉卻遲遲未盛放
大公報記者黃洋港攝
氣候變化「殺到埋身」,「英雄」今春也「漏電」?天文台前台長林超英日前在網誌撰文,稱在住所附近看到有「英雄樹」之稱的木棉樹,只在樹頂開花,認為是氣候暖化影響下,冬天不夠凍,令樹葉不凋不落,產生「漏電」情況,導致春天不夠能量開花。
樹爸爸:暖化影響是不爭事實
林超英說,木棉樹的生命周期原應是符合秋收冬藏的原理,冬天寒冷,樹葉凋謝盡落,讓樹木儲存能量,好待春天回暖,拚盡全力盛放大朵紅花,展示英雄樹的英姿。可惜,如今寒冬不再,樹葉不落,繼續吸取樹木的能量供養自己,春天到了,花朵所需的能量不足,花況自然差得多,變成半樹綠葉、半樹紅花,不成體統。
自命「花痴」的鄭晴,讀後嚇到心都離一離,速速請教「樹爸爸」、香港大學地理學系講座教授詹志勇,香港會否難再欣賞一樹紅棉的美態,樹爸爸說,氣候暖化影響樹木生長,是不爭的事實,但樹木生態除了氣候,還要看土壤質素,包括厚度、儲水和儲存養分的能力等,不能單靠「氣候暖化」解釋。
詹教授又說,香港屬亞熱帶地區,冬天氣溫對樹木而言「濕濕碎」,過往看到冬天樹葉凋落,不是因為凍,而是乾燥,好多寒帶地區樹葉凋落,都是因為水分不足,因為水已結冰,土壤無法吸收。
他又解釋,木棉花生長形態,區區不同,港大校內的木棉花就長得十分均勻,好視乎樹木周圍的微氣候。最後,詹教授不忘安慰鄭晴,說除非全港大規模的木棉樹都開得遲,或不開花,否則仍屬正常,毋須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