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廖長江:港須加強憲法基本法教育

時間:2018-03-10 03:15:16來源:大公網

  圖:廖長江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必須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在港加強全民憲法和基本法教育,使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識國家憲法和香港的關係/大公報記者何嘉駿攝

  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辦事」,身為大律師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行政會議成員廖長江接受《大公報》專訪時指出,必須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在港加強全民憲法和基本法教育,使不同年齡層的人都認識國家憲法和香港的關係。他又指,《國歌法》已有框架,香港在本地立法時並沒有完全的自由度,有的內容更不能因為部分人有反彈就不去做。/大公報記者石璐杉 北京報道

  「修憲」成為今年全國兩會最受關注的關鍵詞之一。在廖長江看來,此次修憲有三大要點:一是確立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地位,這已經不只有理論基礎,也是政治生活中的實踐,現在寫入憲法,最主要是要彰顯憲法的權威性;而在依法治國之外,加入了依憲治國,也是為了彰顯憲法作為根本法的權威性。第二點是多項修訂涉及設立國家監察委員會,廖長江指出,監察要覆蓋所有公職人員,是自然伸延,將相關的內容擺入憲法內,是為監察法、監察制度提供憲制基礎。

  至於第三點公職人員要宣誓,廖長江認為,作為公職人員,擁護國家憲法,是理所當然之事。至於修改國家主席任期的內容,廖長江認為,這是將黨、政、軍的領導制度統一起來,是符合國情、實際的。對於外國傳媒有評論稱這一修改意味着國家主席「終身制」,廖長江直指這樣的講法「荒謬」,他強調,所有要經過選舉把關的職位都不可能是「終身制」。

  別有用心者將A講成B

  廖長江認為,港人對憲法的認知需要加強。他指出,所有憲制制度、憲制性法律都講求原則,但香港部分別有用心的人將這些原則「A講成B」,尤其是有的法律界人士某種程度上從「聯邦制」的思維去看待香港與中央的關係,這是犯了根本性錯誤。廖長江強調,中國是單一制國家,權力是自上而下的,香港無論是行政、立法和司法權力都是由中央政府授權。他表示,要正本清源,補救的方法只有教育。最重要的是用深入淺出的方法去解釋中國的憲制制度和憲法、基本法的主要內容,「教育也要經過一個時期,不可能一夜之間扭轉人的思維,需要潛移默化。」

  現時立法會修改議事規則已經告一段落,「一地兩檢」和《國歌法》的本地立法工作接踵而至。身為建制派立法會召集人的廖長江指出,「一地兩檢」涉及兩個問題,一是「可不可以」,二是「應不應該」。

  廖長江說,「可不可以」是法律上的問題,「政府已經提供了一個足夠的法律基礎,關鍵是你是否接受。」「應不應該」則是政治問題。「我相信,如果大家不是戴住眼罩看事情,不是掩住耳朵聽,你都會看到和聽到廣大市民是非常支持這一利港利民的舉措。」

  《國歌法》立法 不可偏離框架

  而《國歌法》即將展開本地立法程序,廖長江指出,《國歌法》已列入基本法附件三,香港如何進行立法,不可偏離已有的框架。他指,由於香港部分人仍有國民身份認同的問題,預計會出現對《國歌法》的反彈,「但不能因為你有這樣的情緒就不去做。」他亦認同將國歌納入中小學教育指引中,指出這是為《國歌法》中涉及教育的部分提供法律基礎。廖長江相信,不是違反《國歌法》中所有要求都要付出刑事責任;至於阻嚇力是否足夠,他認為,屆時需要社會去討論。

  此外,四月下旬,立法會四個委員會將對粵港澳大灣區展開考察,廖長江表示,這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對於未來如何進一步促進議員對內地的認識和了解,他舉例說,若多黨派立法會議員能夠到京拜訪全國人大常委會,相信可以讓大家了解各自不同的制度,並交流意見。資料顯示,港澳回歸以來,澳門立法會曾經在2015年首次組團訪京。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