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葉浩源報道:香港科技罪案持續高企,網絡攻擊手法更複雜和專業,人工智能技術更令詐騙訊息以假亂真。警方今年首7個月錄得逾1.9萬宗科技罪案,累計損失逾36億元,最多是購物、投資及求職騙案等。案件數字與去年同期相若,損失金額則較去年同期增加約6億元。為打擊科技罪案和鞏固網絡安全,網罪科展開名為「秒擊行動」的淨網行動,清理約4萬項網絡威脅,並修正逾38萬部存有網絡安全漏洞的電腦及伺服器。
網罪科警司許綺惠表示,錄得的科技罪案中涉及入侵系統的案件有24宗,按年減少13宗,惟損失金額達3900多萬元,較去年同期上升超過10倍。不法分子有傾向尋找高價值目標的趨勢,最大宗涉及一間金融公司系統被黑客入侵,被轉走300個單位的穩定幣及加密貨幣,共損失2600萬元。她續指,騙徒利用AI令詐騙訊息越來越能夠以假亂真,從入侵系統去潛伏、找漏洞,以及與受害人談判勒索金額等,均可以用AI發動,還有是利用深偽技術。
網絡攻擊會針對重要基礎設施,包括金融機構及公共部門等。警方今年展開淨網行動「秒擊行動」,清理約4萬項網絡威脅,包括下架或封鎖479個指揮及控制伺服器,逾4800部已被操控的「殭屍電腦」設備,以及超過3.4萬個釣魚網站,另修正逾38萬部存有網絡安全漏洞的電腦及伺服器,並提供了一系列的安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