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在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上成「新人票王」,李君豪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坦言「這是發夢都沒諗過」的事
第十三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選舉上,首次參選的前港交所獨立非執行董事、東泰集團主席李君豪成為「新人票王」。他接受《大公報》專訪時,坦言「這是發夢都沒諗過」的事。他參選全國人大代表時從專業出發,建議將海外來港「二次上市」的公司,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屆時更多內地同胞可透過此機制購買海外優質公司股票,更有效防止資金流出海外,穩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或助本港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這個受到好評的建議,他將之形容為「六贏方案」。/大公報記者 李淇(文) 蔡文豪(圖)
李君豪參選時提出「六贏方案」,當選人大後第一個提案就是將「二次上市(secondary listing)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他表示,本港現時政策,是容許在國外上市的公司來港「二次上市」,但因為港人可自由買賣不同國家的股票,所以對海外公司的吸引力並不大;如能將「二次上市」公司納入滬港通及深港通,容許內地同胞透過此機制購買海外公司股票,則會造成「六贏」的局面。
讓內地人參與 防資金外流
李君豪解釋,屆時內地市民可透過上海或深圳交易所,購買香港指定的那幾百間公司的股票,不但確保錢不會外流或消失,更重要的是切合國家發展精神,以民為本、以和為貴,讓資源可與上海及深圳交易所分享之餘,同時將香港打造成全球最大的證券市場。
「提出有關概念的原因是源自不甘心。」在金融界打滾數十年的李君豪,見盡不少風浪,亦深明要國家富強,必先讓國人富起來。他說,現時不少海外公司在內地賺大錢,內地市民卻買不到他們的股票,無辦法分享利潤,外國人卻可以買阿里巴巴的股票賺大錢,「外國人透過股票賺中國的錢,而他們入來中國賺我們的錢,我們卻無法參與。這說不通的,不公平的,不合邏輯的。」
李君豪又提到,香港可藉此與上海及深圳資源分享,「經滬港通及深港通去做,所有的Transaction levy(交易徵費)其實都是共享的,這樣大家都是贏家。」他指出,現時有些錢已從不同渠道流出海外作投資,但看不到,監管不了,更控制不了,認為措施有助提高透明度。
「有創意才可飲頭啖湯」
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發展,李君豪認為,香港必先面對現實,不要跟三藩市、東京等灣區比較,而是要配合內地其他灣區城市,發揮互補優勢的作用,「我們沒有的,內地有,內地沒有的,我們有。在這方面去彌補大家的缺點,並發揮大家的優點,這是必須行的方向。」
他認為,香港的優勢在於「創意」,年輕人必須發揮創意,於大灣區發展上一展所長,才能殺出血路,「唯有創意,才可以解決從未見過的問題,舊的問題可能有舊的解答方案,但新的問題是沒有解答方案,都是靠創意的,有創意才可以飲頭啖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