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人生活節奏急促,經常給予外界甚至國內同胞一種冷淡、欠人情味的感覺。中聯辦機關工作部的胡茫對此卻持相反意見,並在中聯辦網站上的「員工專欄」撰文,以「香港的人情味」為題,用幾個小故事,細數港人溫暖的一面。
胡茫表示,自己有次走進灣仔的「美利堅京菜」用餐,發現老闆聘請的都是高齡長者,細問之下才知道他們都是服務了幾十年老夥計,更指「只要他們願意,就會讓他們一直幹下去。」胡茫直言,聽完老闆的話,感覺整個餐廳都溫暖起來。
不止餐廳有溫情,賣水的同樣有。胡茫又講到自己在大嶼山一次遠足經歷,指當時天氣炎熱,所帶的水已快喝完,正發愁時看到了一戶人家,門前寫着「有水出售」,正以為按常理,價格肯定很貴時,老闆卻只售「三元一瓶」的成本價。老闆告訴他,賣水並不是以賺錢為目的,僅僅是想為經過的遊客提供方便。
胡茫認為,香港回歸祖國雖已20年,但情感融通還遠遠不夠,加深兩地了解,確實任重道遠,強調這正是中聯辦的職責之所在。他又深信,隨着「一帶一路」、粵港澳大灣區等國家建設的推進,兩地同胞的來往溝通將更加密切,心路交流也必將更為通暢,香港一定會在祖國的懷抱下繼續散發光彩,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內地同胞體會到香港這座城由心而生的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