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屆全國「兩會」即將在下月初開幕,新產生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與政協委員將如何盡責履職,備受全港各界關注。香港中聯辦上周五專門舉行了新春茶話會,王志民主任等領導與代表委員共聚一堂。王主任在會上發表了具深刻和鮮明指導意義的講話,他首先回顧習近平主席歷次有關香港工作的重要講話,對港區代表委員提出了三點思考:第一,從思想層面,須牢牢樹立「三大意識」;第二,從履職層面,未來將「一屆一議」並且需通過「三大關卡」;第三,從工作層面,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王主任的講話既是對新一屆代表委員的要求,也是對推動代表委員更好地履行職責、維護香港繁榮穩定,以及提升香港社會各項事業的鞭策。可以說,是立了規矩、講了標準、說了希望。香港各界完全有理由相信,未來港區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必將有更佳的精神面貌、更團結的嶄新氣象、發揮出更大的骨幹作用,成為維護「一國兩制」行穩致遠的中流砥柱。
「關鍵少數」須牢記「三大意識」
即將召開的全國「兩會」是貫徹十九大精神的第一次「兩會」,更是在習近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引領下召開的「兩會」,意義非比尋常。王志民主任以《積極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題,向全體新一屆港區代表委員深刻講解了「兩會」的意義,提出了重要的工作指引與改進工作的思考,不僅值得全體代表委員對照學習,也值得全港各界認真領會。
王主任在三點思考中的第一點就指出:「要講政治、顧大局,牢固樹立國家意識、政治意識、憲法意識。」這是從思想層面作出了的提綱挈領性要求。港區的代表委員既是國家政治體制中的「關鍵少數」,也是參與國家決策的「重要群體」,更是香港愛國愛港隊伍的「核心骨幹」,可謂「三位一體」,角色相當重要。如果無法在政治層面、思想層面、大局層面上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這位代表委員就是不合格的。無論是資深的代表委員,還是新晉的代表委員,都處在新征程、新起點,需要有很高的政治覺悟和很強的政治擔當。這是最基本的要求。
「三大意識」可以理解為,「國家意識」是指堅定地維護國家主權、安全與發展利益,向一切分裂勢力作鬥爭;「政治意識」是指須堅定地貫徹中央對港的方針政策,全力維護中央對港的全面管治權;「憲法意識」是指須堅定地維護並貫徹國家憲法規定與原則,積極宣傳好落實好憲法。正如王主任所強調的:「我們要牢固樹立國家觀念和大局意識,自覺站在國家和香港整體的高度來觀察問題、思考問題,始終着眼大局、服從大局、服務大局、維護大局,旗幟鮮明地效忠於國家,全面準確地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堅決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和香港的繁榮穩定。」至此,每一位代表委員有了準確的坐標、方向和定位,來不得半點半絲含糊、偏離和跑題。
「一屆一議」要通過「三大關卡」
具備「三大意識」是最起碼的要求。在此基礎上,代表委員還需具備高標準的履職表現和能力。長期以來,社會上一直存在一種誤解,以為代表委員都是「政治榮譽」和「政治待遇」,只要「進了門」就「穩坐釣魚台」,無論參不參政、履不履職、發不發揮作用,不到齡不到屆就不用退。甚至有傳媒還在傳,指有的代表委員參政議政工作未能達標,卻又對無法連任人大政協「有意見」、「發牢騷」雲雲。王主任的講話非常清晰、明確和透明:時代在變,對代表委員的履職要求也在變,有了全國性職務,絕不意味着可以「享受特權」,而是意味着責任更大、使命更強、擔子更重。此次「兩會」是一個新起點,是代表委員認真履職的新平台、新層面,也是對代表委員履職表現、能力、作用是否達標的新考場。
王主任在講話中十分明確地指出,「今後是『一屆一議』。關鍵看作用、看貢獻,看是否能過政治關、廉潔關、形象關,尤其是看在香港帶頭以實際行動落實中央決策部署的作用和貢獻。」這就基本上打消了「濫竽充數」者存在的可能,也將杜絕任何違悖中央治港方針政策「出位者」的存在。「三大關卡」中,可理解為:「政治關」是指能否自覺與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廉潔關」是指能否做到遵法守法、廉潔奉公;「形象關」是指在愛國愛港工作中能否發揮領軍骨幹作用。王主任進一步指出:「中聯辦將和大家一道,探索建立完善『一國兩制』條件下的港區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履職評估機制和考核辦法,希望大家多出點子、多提建議,並理解支持和自覺接受考核。」如今,對代表委員的要求不是說說而已,相信「評估機制」和「考核辦法」的出台,必將對代表委員的選舉推薦、作用發揮、留任進步,有了公開、陽光、科學的依據和參照。
「融入大局」應發揮「三大作用」
港區代表委員既要參與全國性事務,也要體現在香港地區的獨特作用。王志民主任指出:「我還特別希望大家在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發揮好參與者、推廣者、促成者的積極作用。」這顯然是在對港區代表委員未來履職工作提出具體的要求。「三大作用」可以理解為,「參與者」是指要身體力行直接投入參加具體的活動與項目當中,親身實踐;「推廣者」是指要利用特殊的社會身份,向廣大市民宣傳及推廣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積極意義與長遠益處;「促成者」是指要通過各種努力去推動各種融入國家大局工作的實現。這些具體工作都需在新時代認真、仔細、全面地貫徹落實。
在推動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中,做好「三大作用」,本質上就是推動香港繁榮穩定。十九大報告指出:「支持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為香港發展指明了戰略方向,也是香港與內地優勢互補、合作共贏的必然選擇。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中央鼓勵和支持香港發揮「一國兩制」優勢,在國家整體發展戰略中找準定位、發揮所長的重要舉措,也是當前香港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最佳着力點。王主任講話中還具體地提到,要行動起來一起深入探討「一個國家、兩種制度、三種貨幣、三個不同法域和三個獨立關稅區」的特殊條件下的各種融合、發展、提升的工作,以不斷加強香港同胞的「參與感、獲得感和幸福感。」這些工作「功在當代」,對香港的未來發展也具有重要意義。港區代表委員都是各行各業翹楚,完全可以發揮好這「三大作用」。
王主任在「兩會」前夕對代表委員的要求、鞭策和希望,意義重大,不僅對完善港區代表委員選舉推薦制度提出了思考和探索,也對代表委員努力提升自身素質與履職成效提出了規範和原則,更對香港社會正確認識港區代表委員肩負責任提出了標準和樣本。筆者相信,本屆「兩會」將是一個新的起點,港區代表委員一定可以在這個新的起點中,按照中央的要求和王志民主任的殷切期望,憑藉認真、全面、出色的履職表現,不圖虛名、不負眾望、不辱使命。
本文作者為新一屆港區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