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存量僅四日 紅會出招解血荒

時間:2018-02-09 03:15:10來源:大公網

  圖:紅十字會輸血服務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表示,留意年輕人近年對捐血態度有變,未來會在社交媒體平台加強宣傳

  本港血庫告急,《大公報》本周二(6日)專題報道剖析「血荒之謎」,揭露包括捐血機制問題。紅十字會昨日宣布推出新招「集血」。紅會輸血服務中心指出,血庫存量現時僅夠三至四日用量,遠低於理想的十日,而去年參與捐血及成功捐血人次亦下跌4.7%及5.3%,中心將會「變陣」主動出擊,包括今年第二季將全面推出網上預約服務、短訊提示及更換捐血車等。對首次捐血人數大跌8.3%,中心行政及醫務總監李卓廣說,留意到年輕人近年對捐血態度有變,招募難度大增,未來還會在新的社交平台加強宣傳。\大公報記者 朱樂怡(文/圖)

  本報周二揭「血荒之謎」

  本報剛於周二專題報道剖析「血荒之謎」,指出人口老化遇上年輕捐血生力軍日降,是缺血主因之一。去年整體捐血人數為159863人,僅佔適齡捐血人口(全港16歲以上適合捐血人士)3%,按年下跌0.2個百分點。李卓廣解釋,去年夏季本港五度受八號或以上颱風吹襲,捐血站和流動捐血車要停止服務,去年10月15日更未能收集任何血液。他以過往五年的天氣數據分析,颱風天會令捐血人次下跌三至四成,天氣寒冷更會跌三至五成。

  首次捐血者大跌8.3%

  首次捐血者及16歲首次捐血登記人次亦持續下跌,去年只有33626名市民首次捐血,按年跌8.3%,當中僅7607位是16歲以下人士,按年跌0.7%。李卓廣表示,除了年輕人口減少和轉學制後影響校園募捐,年輕人回應捐血宣傳的效果亦「差咗好多」,以往35歲以下的捐血人士佔整體75%,現時跌至50%,初步研究顯示年輕人對捐血救人的心態不如上一代強烈,「可能(捐血後)無即時回應,唔知幫到邊個人。」

  而去年整體暫緩捐血人數超過6.8萬人,佔總捐血人數22%,當中有超過50%因血紅素不足而捐血失敗。李卓廣解釋,香港人習慣飲茶啡,影響吸收鐵質,本港更有八至九成男女鐵質吸收不足。

  李卓廣指,未來數十年仍未必會出現可代替血液的藥製品,故中心會持續優化服務,包括在今年第二季全面推出網上預約捐血服務,系統更會自動計算捐血者是否「夠期」捐血;即日起亦會開始短訊提示服務,市民可獲取最新捐血活動資訊。同時斥資300萬元更換流動捐血車,體型較小,適合香港停泊在狹窄的街道,自身的電量亦足夠一日所需,毋須再接駁街邊電箱,可進駐更多地點,料明年推出。

  至於年輕人,中心將邀請年輕領袖作宣傳呼籲,未來亦會推出新的社交平台加強宣傳。未來並會舉辦大型公眾教育,加強港人健康飲食意識。

  另外,中心去年九月起允許過去12個月沒有性接觸行為的男同性戀者捐血,李卓廣透露,該組別人士至今有不足100人前往捐血。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