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市民冀國學不要「人才斷層」

時間:2018-02-07 03:15:12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饒公駕鶴西去,卻為世人留下無盡的文學寶藏。位於荔枝角的饒宗頤文化館,昨日如常開放。有內地遊客追隨「南饒北季」的蹤跡前往參觀,奈何大師隕落,空餘「宗師人間何尋」的感慨;亦有港人聽聞噩耗,專程到文化館參觀悼念,希望國學不要出現「人才斷層」的情況。

   遊客嘆「宗師人間何尋」

  來自北京的喬同學今年就讀高二,趁着寒假與母親來港旅遊,本身為理科生的他酷愛歷史、文學,認為可以拓寬眼界,豐富精神世界,因此每到一個地方旅遊,會優先參觀當地博物館。他說,素仰饒公嚴謹治學,一輩子兢兢業業,在多個領域都有建樹,希望通過參觀文化館,從饒公眾多真跡中,了解饒公成就,加深對其的認知。其母親杜女士表示,家在北京大學附近,可以接觸到許多關於季羨林先生的資料與講座,對於「北季」了解頗多,卻對「南饒」一知半解。得知饒公突然離世,感嘆「宗師人間何尋」,並表示會以敬畏之心,用心體會其遺作。

  港人張女士經常參觀饒宗頤文化館,已通過新聞得知他過世的消息,感到非常不捨。她讚揚饒公在文學等領域碩果纍纍,是難得一遇的「專家」,又指當今社會青少年比較浮躁,對國學的了解及興趣愈來愈小,擔心出現「人才斷層」。其同行友人劉女士亦稱,希望饒宗頤文化館通過多種多樣的活動,推廣國學,吸引更多年輕人入行。

  湯女士到港出差,特地抽時間到訪饒宗頤文化館,她認為饒公是中華文化的集大成者,亦是「終身向學」,雖已逝去,精神猶存。她又說,「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文學功底,如果缺乏文學素養,很難在社會立足。」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