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愛的語言」 打開學障童心窗

時間:2018-02-02 03:15:14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記者楊綺青報道:六歲的張天樂早期確診過度活躍及讀寫障礙,其母曾不堪照顧壓力,一度放棄工作,全心照顧天樂,及後她報讀教育大學專業課程,學習五種「愛的語言」,應用在天樂身上,親子關係得以改善。

  張媽媽早年察覺天樂經常不聽別人勸告、無故發脾氣,卻不以為意,直至他四歲時,老師轉介做心理評估,發現他有專注力失調及過度活躍症(ADHD),其後發現他有言語及讀寫障礙。她形容那一刻晴天霹靂,及後經其他家長的推介下,到教育大學接受專業訓練,學習與其子溝通。

  老師以熱情融化天樂

  張媽媽憶述,某次天樂無故向她說不再回學校上學,她沒辦法,惟有向他說:「你不上學也行,你應親自告訴校長,承擔起責任。」天樂接受了,翌日回校想告訴校長,殊不知甫踏進校門,老師即熱烈握着天樂的手,天樂獲得溫暖,打消不願上學的念頭,從此投入學習。

  張媽媽認為,老師熱情的表現令天樂放下戒心,有助其情緒緩和。教大特殊教育學系教授冼權峰稱,現時全港有百分之十的學童有特殊學習需要,教育界對學童的支援頗為重視,卻忽略家長背後承受的壓力。假如家長有意識那些行為是特殊學習需要的特徵,及早轉戒心理、讀寫評估,可幫助學童面對學習障礙。歸納專家意見,可以技巧地表達五種「愛的語言」(見附表)。

  「意贈慈善基金」現正發起「全城一人一利是愛心行動」,為特殊學習需要學童的家長籌款,用作提供免費的專業支援。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