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浸會大學(圖)爆出被「佔領」事件,十多名學生不滿校內普通話考試豁免率太低,直闖校內語文中心並粗言辱罵教職員,正是年輕人缺乏應有禮貌的例子
現在的青少年或兒童,有一個很普遍的問題,便是急。急什麼?兒童想要一些東西,很多時會直接講「要」,少了「請」或「唔該」。更甚的,就直接從別人手上「搶」去糖果,或未經父母准許,直接跑去玩。小朋友想得到一樣東西,或完成一個目的,是會直接要求,缺乏應有禮貌。父母可能覺得他們這樣很「可愛」,便忘了規則的重要性。在孩童時代,沒有好好教導或忘了身教,都是父母責任。/馬家強 香港菁英會副秘書長
那麼青年,甚至大學生呢?
早前有十多名浸會大學學生,不滿校內普通話考試豁免率太低,直闖校內語文中心並粗言辱罵教職員!
正常來說,大學生學的除了一些書本上的知識外,更重要是領略人情世故、待人接物。每間大專院校有自己一套的收生標準,如果你決定進入一間學校就讀,你便要守它的規則。不可以輸打贏要!我們現今大學生的質素,竟然倒退到如此差的地步?當年我想在大學第一年下學期轉讀其他學系,但因為成績問題而不成功。難道只要我在校長辦公室門外叫囂,便可以成功嗎?
沒有教不好的小孩,只有不懂教的家長。難道我們有教大學生如果不能通過考試,便去有關部門起哄?完全不分是非黑白嗎?可能他們是學了在媒體中見到的「家長」,當道理及法則不利自己時,便用其他方法去破壞秩序,阻礙法規的正常運作。他們在報刊上看到一些人這樣做,便覺得也是一種方法,這樣對嗎?
當和一些校長討論,不論任職小學、中學的;不論是哪一地區的校長,他們也覺得現今資訊發達,互聯網把全世界拉到很近,成為一個地球村,可以說是比數年前快了數十倍。個人品德學養修養,好像有不進反退的情況。相對以前讀書機會很少,只有一些菁英學生可上校求學,學生也很珍惜機會。現今,在一般人眼中,大學生的比例相對上高了很多,品格上的素質反而倒退了。
我個人覺得,大學生已經是一個成年人,要為自己的行為負責任。校方應該強硬一些,同時也保障校方職員的人生安全。我們要教懂新一代,不是兇惡,便可以達成目的。學校是學規矩的地方。如果在校內習慣了大聲便是有理,當出來社會工作時,難保他們也會用這一門法子。那麼,社會秩序何存?如果他們真的有心為社會制度表達聲音,他們應該努力,循合法合理的方法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