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月初疑受虐致死的五歲女童臨臨,其家人昨日為她設靈。臨臨生母及親屬為臨臨送上零食和卡通人物迷你兵團的公仔等,生母更訂製了心形花籃置於中央。另外,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開會討論如何保護及識別受虐兒童,有議員質疑幼稚園缺課30天才上報太久,期望縮短至七天,與中小學一樣,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承認,難以套用中小學缺課機制至幼稚園。/大公報記者 賴振雄
五歲女童陳瑞臨(臨臨)本月六日被揭發疑遭虐待後死亡,臨臨生母及親人昨日在一間殯儀館為她設靈,場面哀傷,葬禮採道教儀式,靈堂中央放置一張臨臨生前微笑的照片,上方的橫匾寫有「永遠懷念」四個大字,中央放置「陳瑞臨愛女安息,媽媽痛輓」紙牌,臨臨生前就讀的屯門路德會富泰幼兒園亦有家長送來花牌致祭。
大批網民在社交網站留言:「忘記前事,安息」、「小妹妹,一路走好」、「願你在天國做個快樂的小天使」送別臨臨。
教局:缺課機制難套用幼園
事發後,警方拘捕臨臨的生父及繼母並控以謀殺罪,事件同時喚起各界關注。立法會福利事務委員會昨日召開特別會議,討論虐兒問題,議員及出席官員開會前站立默哀一分鐘,以示悼念。
本港虐兒案接二連三,近幾年新呈報個案,平均一年800多宗。華員會社會工作主任職系分會主席梁建雄形容「社會有病」,雖然新呈報個案沒有大幅增加,但性質變得更為複雜;有社工團體批評港府投放資源不足,幼稚園沒有社工,建議政府將幼稚園缺課30天才上報,縮短至七天,與中小學缺課機制一樣。
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在會上承認,現有通報機制存在限制,無法例授權教育局強迫幼稚園學生接受教育及入學令,也未必可將中、小學的機制套入幼稚園,局方會加強支援學校,包括培訓老師,識別懷疑虐兒事件。
羅致光:爭取一小學一社工
與會的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見圓圖)則表示,會爭取在新學年在小學做到「一校一社工」,亦希望盡快成立兒童事務委員會,協調各部門處理預防虐兒及保護兒童工作,社署專責小組正草擬修訂《處理虐待兒童個案程序指引》,識別及處理虐兒個案,預期明年下半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