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六自資校加學費勁過通脹

時間:2018-01-11 03:15:19來源:大公網

  【大公報訊】政府於本學年起為修讀自資院校指定學士課程學生,每年提供三萬元資助,但部分課程加價達19%,遠超通脹水平。有六間自資院校共128個課程申請2018/19調整學費時,其加幅均超過通脹,但僅得20個課程不獲當局批准。有立法會議員質疑教育局把關不力。

  教育局回覆立法會議員書面質詢顯示,截至本月四日,恒生管理學院、港專學院、香港科技專上書院、公開大學、東華學院,以及職訓局屬下的香港高等教育科技學院(THEi)向教育局申請於2018/19年度加學費,涉及128個自資學士學位及銜接學位課程。除了科技專上書院兩個課程,及THEi 18個課程不獲當局批准外,其餘申請均被接納,獲批率近84%。

  公大加幅介乎17.9%至18.9%,其國際款待及景區管理、商業智能及分析學榮譽工商管理、運動及康樂管理學士課程,全期學費由28.5萬元加至33.9萬元。

  公大解釋,商學院課程總費用加幅達18.9%,主要是由於課程在2018/19學年起加入了新的元素Global Immersion Programme(GIP)。在扣除GIP費用後,2018/19學年商學院課程的學費增幅為2.4%,與院校其他相關自資學位課程學費增幅相若。

  THEi課程加幅介乎3.6%至10.7%。校方稱,加費會用於提升師生比例,以及為部分課程增加工作室或實驗室數量及支援人員。另外,院校會增加學校交流機會,以及改善圖書館設施等。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