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產品

首頁 > 文章 > 正文

理大研快速測試 假藥材十分鐘現形

時間:2018-01-10 03:15:19來源:大公網

  圖:姚鍾平表示,新方法可在十分鐘之內鑒別中藥材的真偽\大圖片

  【大公報訊】記者湯淩琰報道:珍貴中藥材可以補身,惟真假難辨。香港理工大學研發出快速方法,可在十分鐘之內鑒別中藥材的真偽,而傳統鑒別方法則需數小時,而操作成本僅為傳統方法的十分之一,僅為數十元。該方法還可根據中藥材內的活性成分含量,辨別中藥材屬於人工栽培還是野生藥材。團隊已經成功用此方法鑒別靈芝和天麻等逾十種藥材,未來希望建立藥材數據庫。

  成本僅傳統方法十分一

  負責研究的理大應用生物及化學科技學系副教授姚鍾平說,傳統鑒定中藥材的方法,需要經過研磨、提取、純化,再進行質譜檢測。新方法又名「直接電離質譜」,省略中間的步驟,只需在藥材樣本上加入甲醇溶劑,並施加高壓電,誘發產生噴霧電離,再利用儀器進行質譜檢測。「檢測步驟減少,用時減少,操作成本降低。」姚鍾平說,新方法只需10分鐘,對比傳統方法花費數小時分析為快,操作成本數十元,僅為原方法的十分一。

  該方法成功用於鑒別天麻以及靈芝。姚鍾平說,假冒天麻與正品外觀相似,惟其中缺少天麻素、巴利森苷等天麻的主要活性成分,因此如果樣本的質譜圖中檢測不到對應的質譜峰,則說明樣品為假。至於區分野生天麻及人工栽培天麻,姚鍾平說,野生天麻與人工栽培天麻中,天麻素等活性成分的含量不同,最高可相差10倍。

  姚鍾平續稱,團隊自2012年開始進行相關研究,目前可用於鑒別十餘款藥材,包括五味子、何首烏,甚至可進一步檢測有毒成分的藥材,如附子、川烏等。但是,該方法也存在局限,「檢驗過程中,藥材樣本會一次過將所有成分噴出,以致未能分析該藥材所含有較少的成分。」他續稱,如冬蟲夏草等多糖草藥,檢測效果不明顯。

  姚鍾平表示,下一步希望得到更多的資助,擴大藥材的研究範圍,建立藥材數據庫,為之後的研究提供參考,亦希望政府化驗所,日後能將傳統檢測方法與新方法配合使用,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最新要聞

最新要聞

最受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