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深大律師鄭若驊日前正式上任,成為香港特區律政司司長。這是本屆特區政府上任半年後首現的人事變動。國務院據特首的提請和建議,上周五任命鄭若驊為司長,同時免去袁國強的職務。這一任命具有重要意義,除了因律政司司長一職本身在維護「一國兩制」及法治精神有極其重要角色外,還在於香港未來將迎來一系列重大的法律問題,包括「一地兩檢」、《國歌法》立法以及眾多法律改革與檢控工作,推進的成功與否,關係「一國兩制」的行穩致遠、關係香港的繁榮穩定、關係香港的國際法律服務中心地位,需要一名有聲望、有經驗、有能力的律政司司長去全面妥善應對。事實證明,袁國強在五年半任內,工作表現備受各方肯定,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張曉明更是給予了罕見和極高的評價,對他的處事能力、法治信念、為人品格表示「讚賞和佩服。」
袁國強樹下了工作表率,而接任者的鄭若驊同樣值得港人高度期待。她不僅資歷豐富,在法律界有很高的聲望,更是著名的法律仲裁和調解專家,長期以來為服務香港社會貢獻了大量時間,也積極投入促進兩地法律界溝通交流的工作,其能力、品格、服務香港之心毋庸質疑;而她的愛國愛港立場更不應成為反對派攻擊抹黑的理由。各界期望,作為特首林鄭月娥團隊的重要一員,律政司能在她帶領下,妥善應對各種挑戰,為謀求香港社會的整體利益而作出新的貢獻。
從當前香港社會的客觀現實乃至「一國兩制」的成功推進而言,特區律政司司長一職重要性日益凸顯。不僅需具備扎實的法律功底、較高的法律界聲望,更要有維護法治的堅定信念。而從現實角度而言,要找到合適的人才、甘願放棄打官司賺錢的機會、走入「熱廚房」,需要作出巨大的犧牲,更何況是政治上的抹黑與攻擊的不公正對待,殊為不易。所幸,香港還是有高度負責任的、真正的法律界精英願意作出這種承擔。
三大貢獻備受高度肯定
袁國強任內成就有目共睹,離任後社會各界紛紛給予積極的評價。林鄭月娥以「不卑不亢,盡心盡力,以無私精神服務社會」來形容。值得高度注意的是,港澳辦主任張曉明罕見地接受大公文匯專訪,總結了袁國強的三大貢獻:第一,全面準確貫徹「一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維護香港法治;第二,促進香港與內地法律界的交流;第三,提升香港區域性法律服務和解決爭議的中心地位。他並說,他和港澳辦、中聯辦的同事們與袁國強之間的工作關係很好,彼此建立了信任和友誼,特別是對袁國強對法治信念的堅守、精深的專業素養、為人的襟懷坦蕩,表示讚賞和佩服。張曉明的高度肯定,是對袁國強過去五年半來工作的中肯、公道評價。
有一點更值得公眾留意的是,此次是袁國強連任司長後半年的辭職行為,問題為何止做半年?實際上,早傳袁國強只願做滿一屆任期就回到私人機構執業,但他為了「一地兩檢」這一對香港未來有重大影響的工作,甘願繼續做下去直到全國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這一「三步走」中最重要一步的完成才離職。如非有高度的負責任態度,不會如此。張曉明主任對他的評價:「對法治信念的堅守」、「精深的專業素養」、「襟懷坦蕩的為人」,堪稱對袁國強最準確和貼切的評價。而他在這三方面的貢獻,也為繼任者打好了基礎、架好了橋樑、做好了鋪墊。
維護法治精神功不可沒
袁國強在任的五年多時間裏,堪稱是香港政治上最為「動盪」的五年,也是法律挑戰最為嚴峻的五年。不僅出現了大規模的違法「佔中」事件,更出現極其暴力的「旺角暴亂」,以及「港獨」肆虐挑戰香港憲制秩序的惡劣行為。在應對這些問題上,袁國強秉承堅定的維護法治的信念,依憲依法行事,妥善應對,最大程度上化解了這些事態,得到各界的高度讚賞。市民猶記,在駁斥暴力違法行為時、在回應辱罵法官的惡言時、在維護基本法威信時,袁國強總能在第一時間裏作出最堅定的回應。在維護法治上,他的貢獻有目共睹、功不可沒。
當然,以香港如此高度政治化的社會而言,任何一名政府官員都難免會遭到政治攻擊。而袁國強對香港憲制秩序的維護,恰恰成為反對派欲除之而後快的眼中釘,以所謂的政改方案被否決、「一地兩檢喪權辱港」來辱罵袁國強。但反對派愈是如此,也就愈顯得袁國強的堅定立場和忠於職守,他並沒有因為政治上的壓力而向違法行為妥協,也沒有因為懼怕法律界的保守勢力而放棄對憲法及基本法的維護。五年多來能堅持貫徹職責,足以體現其為人品格和為事原則,樹立了律政司司長工作的表率和榜樣。
資歷豐富能力聲望出眾
接任袁國強的鄭若驊,可以說是極難得的政治和法律人才。她不僅是資深大律師,私人執業多年,擁有豐富國際仲裁和調解經驗,在法律專業工作上表現出色,善於溝通。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回歸以來的二十年時間裏,她付出了大量的時間與精力於公眾事務,曾長期擔任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空運牌照局主席等公職,有「公職王」之稱,為推動香港公共事業的發展,作出重要貢獻。熟悉法律界的市民都應當知道,做大律師「打官司」可以「搵真銀」,每做一任公職,就意味着少了一份打官司的收入。能放棄這種機會、二十年如一日的,可謂少之又少。鄭若驊就做到了。
而鄭若驊還有一項長處,這就是她是國際知名的仲裁調解專家,在化解糾紛、促進共識、推動合作、強化溝通,都有極豐富的經驗,也備受法律界尊重。在香港當前如此「泛政治化」環境下,各界期待她能以堅定的法治原則,繼續推動各界共同維護憲制基礎,努力推動法治事業的向前發展。一如特首林鄭月娥所指出的,鄭若驊多年來積極參與公共服務,曾擔任特區政府多個重要委員會的主席和成員,熟悉政府事務,深受公務員敬重,相信她能勝任律政司司長。
愛國愛港立場遭受抹黑
應當認識到,在當前香港的社會,要找到一位既有能力、又有經驗與聲望,更有決心的法律界人士,極不容易。而更難能可貴的是,鄭若驊堅持愛國愛港的立場,過去默默做了許多工作。她在國際仲裁組織中長期推動內地與國際上的法律溝通合作,也曾長期擔任過清華大學的相關課程導師,培育內地的法律專才。回歸二十年之際,她亦堅定表態維護「一國兩制」原則,支持中央政府的立場。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前年菲律賓當局提出所謂的「南海仲裁」案上,她從自身的專業法律知識出發,據理力爭,有力地駁斥了菲方的非法行為,為維護我國的南海權益作出了寶貴的貢獻。這些工作,鄭若驊從沒有自我宣傳,一直保持低調務實的特性,更是難得。
但鄭若驊的愛國愛港立場不可避免地遭到惡意的政治攻擊。上任的第一天,反對派除了攻擊她的立場外,還針對她的私人生活作出抹黑。更有甚者,無限上綱上線,以所謂的「知法犯法」為由,作出肆意的人身攻擊,意圖將她拉下台。反對派的如此行為,表面上似乎是在針對鄭若驊個人,但實際上是在意圖通過否定國務院任命的特區政府官員以達到阻撓即將進行的一系列立法工作,包括「一地兩檢」以及《國歌法》立法,並為3月11日的立法會補選提前造勢。需要看到的是,從政者固然要「比白還白」(whiter than white),但市民亦應當警惕的是,反對派政治勢力正在無限上綱上線意圖進行「人格謀殺」。實際上,反對派的政治人物包括所謂的大律師本身亦有多不勝舉的問題,他們的批評根本就是「雙重標準」。市民絕不希望新任律政司司長的愛國愛港立場會成為「原罪」、成為被抹黑攻擊打擊的對象。律政司司長,責任重大、使命光榮!
本文作者為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常務副會長、港區上海市政協常委